第136章(2/2)
“宋韶仁这几日就到长安,届时论功行赏的圣旨很快就会颁下,你向圣人立的军令状既已兑现,日后回中原便名正言顺,无人再会难为你。”
似乎没想到李裴要说的是这件事,福南音眼中划过一丝意外,但很快又面色如常地点点头,“只是你我若是滞留漠北过久,中原朝野怕要乱。况且临淄王那边,你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李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的心思在强行转移到政事后又被几句话悄无声息地带回了原点。
福南音就真的不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吗?
还是因为真的不在意?整整七八日,一句都没有提起,一丝一毫都不在意?
可就如这几日一般,李裴不回答,福南音就静静等着,直到最后殿中安静得过分,前者也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道了句:
“宋韶仁要向圣人回禀的,不仅仅是漠北的事……”
……
西北大军押解漠北一干人等回京,不入长安,就候在京畿大营,等的是处置的圣旨,也是那道犒赏三军,论功行赏的旨意。
宋韶仁身上带着金吾卫将军的职位,亦是圣人身边的亲信。他一个多月前护卫福南音赶赴漠北王城,今日却独身回来,又趁夜悄悄入了大明宫。
圣人早已等候多时了。
入殿门先是晋升左金吾卫上将军的隆恩,宋将军怔了怔。
他在圣人身边待久了,猜到这位龙椅上的人今夜传召他究竟想听的是什么。除了漠北明面上那些事外,漠北王城中那座“开元赌坊”,遍布各处的暗卫势力,福南音这些日子以来每一步的布置,以及身处其中感受到漠北人对他们那位国师真切的畏惧和忌惮……
圣人似乎早有所料,面上没有露出几分意外来。
宋韶仁在质子府先入为主,对福南音的真面目后知后觉,可此刻才忽然意识到圣人同意一个敌国质子回到故国又命他从旁辅之的用意——并非是为了给太子铺路,而是当真知道福南音有这个能耐。
冯内侍手捧着那卷明黄圣旨,待宋将军将话说完,却仍然立在原地一动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