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2)
京城,天子脚下都这样,其他地方都不用查。
一桩一桩,一件件,每个地方除了几家口碑好的,精心细作,厨房的环境也干干净净的,其余的……劣币驱逐良币,不法商法用低价吸引人,导致良心商贩都经营不下去!
皇上和大臣们相对叹气——平时没有注意到这些,或者说,因为之前大清粮食不多,朝廷为了人能吃饱,潜意识里不敢大查。
可是现在不同了啊。
可爱的大清人,现在我们有了粮食了,要讲究起来了,要吃的干净、安全、健康、滋补……
东北大米市场上应该是多少价格,新米和陈米各应该什么价格?东北大米掺江南大米应该什么价格?猪肉应该怎么分辨新鲜不新鲜?鱼类应该怎么吃?怎么选择……
都来学一学哦。
不要贪图小便宜,低价只能买到低价的食物、除非亲友,没有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银子!
我们不能任由商贩们的恶行蔓延,我们要为了自己的饮食负责,要监督起来,要认真对待!
我们也要自己的厨房干干净净的,有些食物时间久了不能吃就狠狠心扔了,万一吃出来毛病怎么办?
我们现在有粮食了,不用藏着掖着储备粮食了,就吃一个放心坦然!
大清的老百姓发现,自己活了一辈子了,吃都不会吃——哈哈哈,哈哈哈。
男女老少特欢乐地跟着学。
有那刚刚进学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念“三代方知道吃穿……”被家里的长辈摸着脑袋笑:“将来啊,爷爷就等着牛娃的孙子送来的好吃穿。”
各家小报都来报道,各家戏班子都来唱唱,老百姓听人说那真正的“东北大米”香得来——连稻杆子稻叶子都香气扑鼻,真正的香气扑鼻那一种,闻过就不忘那一种,都哈哈哈地笑。
皇上和大清人保证:“东北大米明年开始销售,其实啊,将来大清的大米,都好。喜欢软的吃软的,喜欢滑的吃滑口的,喜欢香的吃香的,都喜欢的那就不同的米兑着吃……
商贩至少要诚信地告诉人,什么大米什么价位……”
“新米和陈米当然不同,不同地方也有略不同……买大米的人,要学着懂,要明白一个道理‘便宜没有好大米’,要支持诚信良心商贩,要打击以次充好的不良商贩,千万不要觉得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