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招生(2/4)
普通的百姓之家,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更何论参加进学测试呢?
不过,这种测试进学的方式,已经类似隋唐时的科举,只要持续不断下去的话,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也将产生极大的动摇。
当然,也并非没有世家大族,认识到这进学测试所暗藏着的伏笔,但是如今刘烎父子手握江东军政,他们对此也都毫无办法。
只能凭借自身家族的底蕴,先让家族子弟进入学府再说。
而进学测试的题目,则包含儒、法、墨、兵、数,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必须具有足够基础,以及对题目回答颇有见解者,才可以获得更高的排名。
最后,各郡县送来芜湖近千张试卷,则由刘烎、郑玄、黄承彦和蔡文姬,共同进行审阅评鉴。
十天之后。
刘烎等人也评出分榜,筛选出了七十多名考生,比预计中的五十名更多。
因为这多出的二十几人,却也是学识储备充足,答题颇有见解的人才,刘烎却不舍得就此放过,便直接破格多录取了。
这其中,还有不少刘烎知晓的人才,如陆逊、陆绩、诸葛亮、诸葛均、步骘、卜静、吾桀、施然(朱然)、孙权、全琮、王粲、伊籍等等。
其中王粲、伊籍是最近才从荆州而来的。
此外,通过进学测试的,则还有两名女子,一个是小萝莉黄月英,还有一个则是名叫张宁的少女,其具体来历不明、应该是南逃的北人。
而最让刘烎犹豫不决的,则是通过进学测试的孙权。
毕竟,孙权为孙策的弟弟,历史上也占据江东,属于极大的隐患。
不过,刘烎犹豫再三后,还是同意孙权进学。
区区孙十万而已,刘烎自然毫无惧怕。
至于其他没有通过的,则只能等待下次机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