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招生(1/4)
!--start--看着火盆里爆开的竹片,刘烎不禁想起后世的鞭炮,那是用火药引爆的物什。
至于火药的公式,刘烎记得不是很清楚,好像是一硝二磺三木炭。
如果有了这东西的话,无论是修桥补路、开矿建堤,还是征战破阵、攻城拔寨,都将变得事半功倍。
甚至,随着火药的诞生,战争的规则、华夏的生产力也将剧变,这对华夏征服世界甚有益处。
当然,这一切还都是刘烎的臆想,毕竟哪怕有着火药的旧公式,但想要制造并掌控火药,却还有着漫长的道路。
……
……
春节过后。
刘烎向江东诸郡发布政令,各郡县二十岁以下的,只需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报名参加进学测试,通过测试中前五十名的,则可进入天门学院进学。
而天门学院也得到官府背书,属于扬州刺史府下的一处官署,受到扬州刺史府的财政资助。
天门学院的院长,由刘烎亲自担任,院令(副院长)为郑玄担任,权力官阶相当于郡太守。
果然,随着天门学院的公开,江东诸多郡县皆起波澜,因为根据刘烎父子传出的内部消息,在天门学院走出的学子,将直接被扬州刺史府征辟。
这待遇……简直就是个小规模的太学。
显然,无论是江东本土豪族,亦或是南流的北方士族,尽皆对天门学院产生兴趣。
此外,天门学院的入学测试,对于身份并没有要求,除了年龄必须二十五以下外,无论士农工商、巫道男女,皆可以参加入学测试。
于是,仅仅半个月过去,江东各郡县报名者,足足有数千人不止,其中大多都是大族子弟。
毕竟,这个时代的知识传承,几乎被士族家族所垄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