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开荒难(3/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将土豆带回本国和葡萄牙种植,而后传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一开始,欧洲人看不起土豆,对土豆持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但是,正是这小小的土豆,对欧洲近代的发展扩张产生了重要作用。
它在欧洲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欧洲人降低婚龄,因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人口大量增加,这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的压力又为欧洲国家向海外扩张提出强烈要求。工业革命的率先成功使欧洲人在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占尽先机,为他们对外扩张,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保证。
在引进土豆的初期,欧洲各国政府为使农民多种土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才使土豆在欧洲扎根。意大利政府利用教会,在弥撒中教人们种土豆。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农民种土豆,违者重罚;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更甚,在一七四六年修改法令,立法规定农民把十五分之一的土地用来种土豆。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人引进了第一批土豆,但未能普及。到十九世纪中期,沙皇颁发了一道命令:农民必须大规模种土豆并以土豆为食品,土豆种得好的农民予以奖励。在实施这种强制性政策后,土豆在俄罗斯也安家落户。
欧洲通过强力推行土豆种植终于摆脱了欧洲人对谷物的依赖性,使欧洲居民的饮食顺利完成了从温饱线上挣扎了出来,能有更多的劳动力去前往城市和从事其他行业。比如巴黎的城区发展,巴士底狱原本在巴黎的城外,但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这已经是城内的一处被居民区包裹的建筑了。
但也早就了如今的欧美人经常吃土豆泥,薯条,薯片等土豆类的食品。
另外土动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在我国的传统粮食产区并未发展起来,但在湘西和云贵等地,土豆的出现让人kǒu • bào炸式增长,彻底逆转了当地的人口结构,但土豆传到中国已经是17世纪了,有学者认为如果土豆早一个世纪传入中国的话,可能中南半岛已经被并入明朝了,明朝也不会因为明末的鼠疫和大饥荒而亡。
还有一大神器就是化肥,甚至你也可以将农药算进去,因为化肥的出现直接让粮食产量迅速的增加,土地的好坏不再是限制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而自然届中存在的氮是有限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当时欧洲各国的终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