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冲阵(1/2)
要说韩贤明对秦军的强大没有印象,那是不可能的。
至少在秦军一次又一次出征的途中,从少年到如今步入而立之年,韩贤明就一直生活在秦军的一次次出征的途中。
或许秦军有过失败,但很快又有延绵不尽的秦军,呼和着口号,欢天喜地地拿着武器,跟着秦军将领再次东征。
自从秦国根据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百姓,对于出征,有着别样的热爱。
打仗,在其他国家的黔首眼中,那就是死亡和贫困。
可对于取消了黔首,一律归为民的秦国来说,打仗就是军功,就是爵位,就是田产奴仆,就是丰衣足食。
所以秦为虎狼,百姓闻战则喜。
秦王一声召唤,秦人男子就从家中拿出武器甲胄,随军奔赴战场,博取爵位功名。
每一次秦军路过,年轻的韩贤明总会留下深深的疑问,为何秦国的老百姓,在听到要上战场的时候,会那样的兴高采烈。
直到长大成人,他才知道,原来秦国因为商鞅变法,早已实行了军功爵制度。
百姓能够通过战争,获取那让人艳羡的爵位。
秦国就是将这样的耕战之法,予以坚持实施,用了数代人的时间,逐渐将一个落后贫穷的弱秦,变成了令天下诸国闻风丧胆的强秦。
诸国君王畏惧秦国,犹如畏惧虎狼,纷纷割让自己的领土,祈求秦国能够放过他们。
可最终换来的,却是秦军兵临城下,诸国王室迁徙入秦,国土彻底沦丧。
拥有如此强大的国度,秦王又哪里还甘心只做一个天下数分的秦王。
于是乎,秦军东出,先后吞并了韩贤明所在的韩国,北面的赵国,东面的魏国,南方的楚国一部分,北方的燕国一部分。
其余被灭小邦小国,更是不计其数。
秦人用自己的刀枪剑戟,为秦王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江山。
这样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不强?
所以平日里,韩贤明哪怕心怀异志,忘不了自己那高贵的血统。
可在秦国官吏面前,他都是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书生。
他尽心耕作,按时纳粮,从来不拖欠一斗官府要求的粮税。
那个时候,谁要说韩贤明是反贼。与韩贤明打过交代的秦国官员,会吐对方一脸唾沫星子。
直到荆轲来游说,将秦国目前的困境说给了韩贤明知晓。
韩贤明这才暴露了自己内心对权力的渴望,悍然起兵反秦。
当时有一个韩贤明十分在意的条件。就是这个条件达成了,韩贤明才会那么义无反顾的选择起兵。
那就是淮北水患,驻军王贲需要让秦军帮忙救灾。
章邯又领着二十万人马北伐燕国,叶腾所部又是刚经历过北拒草原蛮族的战争,大军正在修整期。许多士兵都借着这个机会离开营地探亲去了。
叶腾更是被调入了咸阳成为咸阳中尉。
至于蒙恬,那更是远在西北,距离颍川上千里地。
再加上秦国缺粮,运粮困难的困境。韩贤明这才觉得,自己的周围已经没有了秦国精锐部队的驻扎,可以放心的起兵。
至于秦国各地县尉和郡的兵马,那些最多只能剿剿匪,维护一下地方治安与秩序。
真要拿出来平叛,最多也只能算是和韩贤明起事后拉来的丁壮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