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战序幕(1/2)
一夜互相防备,结果却是安静直到天明。
只不过秦军在营寨里吃早饭的时候,对面的叛军大营却是轰动起来。
负责监视叛军动向的士兵立刻跑到徐时显的面前,向徐时显进行汇报,“郡尉,敌军主力到达。”
正在喝粥地徐时显顿时抬头,问“有多少人?”
“大约有两万人左右。”
徐时显听到这么大的敌军数量,眉头却是微微皱起。
据他从龙影卫那里获得的消息,叛军起事非常仓促。
如果不是黄县等五个县城疏于防范,叛军根本攻不下这五座城池。
后来叛军又在五县的流民中拉了丁壮,总共也才凑出了不过两万人马左右。
现在叛军竟然把主力都带到鹿峡山来了,难不成是准备放弃黄县,从自己这个方向逃窜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马坤那边的秦国大军,倒是可以趁机夺回被叛军夺走的五座县城,之后再派兵追击过来。
一想及此,徐时显却是在由于,自己要不要改变作战方案。
将原本的两军野战,改成拦路阻截。
只要自己把营寨立在这里,叛军主力就无法安心通过。
如果叛军线稿逃窜,唯一的办法就是硬攻这座营寨,将自己麾下这八千郡兵都打败。
这样他们才能在不被骚扰的情况下,逃离这里。
可随即,徐时显又是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敌军大致两万人出头三万人左右,按照敌军的构成。
这三万人马中,能有一战之力的,其实是叛军当中,最初跟着叛军首领起兵造反的那帮人。
按照龙影卫提供的情报,这帮人几乎都是当年韩国的一些军队降卒。由于秦军看不上这些降卒,又不愿意大开杀戒。
于是就把这些降卒都打散了,安置在黄县等远离阳翟的地区,让他们躬耕田亩,重新为民。
可没想到,当年韩王室的那些人里,竟然有韩王一系的血脉走脱,最终成了这帮人的主心骨,将他们重新凝聚在一起。
直至最后这位韩王血脉的最后主心骨,趁着秦国国内缺粮,大军悬于外的契机,举起了反秦的大秦。
这才让这些人聚拢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反秦的力量。
而从某种情况来看,只有消灭了这股叛军之中的中坚力量,才算真正的平息了叛乱。
否则一旦让这些人流窜出去,只怕又会让他们破县略民,重新拉扯出一股反秦大军来。
所以,这场战,不能固守营寨。而是应该正面应敌,痛击敌军,歼灭敌军核心力量。
徐时显起身,朗声道:“击鼓,出营列阵。”
传令兵立刻将徐时显的命令下达。
很快,秦营中鼓声隆隆,八千秦军士兵,开始开出营寨之外,在营地面前列出军阵,等候徐时显下达命令。
秦军的鼓声,声传数里,韩贤明军中也很快意识到这是秦军准备出营作战。
于是乎,韩贤明也让大军开始列阵,将娄错的五千先锋变为后队,留在军阵的最后方。
知道这是一场硬仗,韩贤明不敢把刚刚组建起来的壮丁顶在最前面,这些人打打顺风仗,壮壮声势还行。
如果让他们和秦军直面作战,只怕会一触即溃,到时候反而会造成大军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