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兴大奉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将建节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将建节(2/2)

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政事堂会议,李邦昌和白时中这些个六部尚书大多也都参加了,可是身为门下省领事的吴敏,则是染病卧床,并没有前来。

在政事堂中,李邦昌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等待着在场诸公讨论出一个结果,他双手双脚赞成就是了。

这家伙越来越觉得自己英明了。

其实升任卢天象为节度使这件事很复杂,就包括讹传卢天象战死,妻子改嫁,后来有说卢天象立下泼天大功,有去寻他,光是听这个故事确实感人,可在往里面深听一下,就会觉得不对劲了。

按照李邦昌的估计,一但陛下得知此事必定雷霆大怒,然后大肆抓捕背后推波助澜之人,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用滚滚人头,证明天子的威严。

可李邦昌万万没有想到,天子赵桓竟然把一件复杂到了极点的事情,处理的这么简单。

借助邸报的优势,就用一编小故事,不但洗刷了卢天象的委屈,还塑造出一个为国忘家,有情有义的武人形象。这一篇文章,让卢天象名声大噪。

朝野上下,全都知道了这位精忠报国的好汉子,好些个文官武将都深感佩服,甚至把他和王德并列,称为大奉双璧,国之抵住。

有了这些评价,大势所趋,卢天象升任节度使统领河北路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种处理事情方式,虽然出乎预料,让不少都放下了担心的心思,但也符合赵桓一切以抗战为主的主张,算是预料之中。

可真正惊人的是赵桓用的手段。这位陛下还在晋阳府中,身边也只有一个李若冰,就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更没有大动干戈,而是仅仅是一篇小文章,就达到了目标,朝中的文官,一时间都有些羡慕李若冰了。

不得不说,邸报可真是神奇!

天子手里,又多了一样大杀器啊!

作为几十年宦海历练出来的老油条,李邦昌对于朝堂权力的运行,有着独到的见解。

谁都知道,天子是九五至尊,口含天宪,生杀予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权力大得吓人。

没有人可以明面上反对天子,也没有谁敢正面抗衡天子权威,哪怕是朝堂里负责拨乱反正的给事中也不行,那叫谋反,谋大逆!

是要诛杀九族的。

可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满朝大臣,都是天子手上工具人?

恰恰相反,正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所以皇帝的权力才太小。

很矛盾吗?

原则上皇帝什么事情都能管,可偏偏天下这么多事情,皇帝也是一天十二个时辰,就算不吃不喝,他能管多少?

因此就要有一群人,替皇帝整理各种事务,安排轻重缓急,请皇帝示下,形成旨意,然后落实下去。

皇帝也不可能无所不懂,还要有人给皇帝提供咨询建议,如果皇帝年轻,还要有师父教导,

假如皇帝身边的这群人,都有着共同利益,彼此勾结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皇帝的知识获取被限制了,说白了,就是三观由人家塑造,平时做什么,由人家安排,面对问题,也要靠这些人提供建议。

这要是能不成傀儡,简直都是奇迹了。

可是有了邸报就不一样了。

当这东西冲破官场限制,走进民间之后,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天子有什么事情,朝廷上有什么安排,包括一些政策改变,可以直接告知百姓,而不必等各级衙门一层一层传达,四处贴告示,天下百姓更不会在被一些士子文人给哄骗喽。

很有可能,一些外官还不如老百姓知道的早。

上意下达。虽说范围还相当有限,但已经产生了,二哥还走出了第一步,了解天子用意的百姓,对各地的官吏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心态了,甚至还能在当地官吏乱收税的时候跟他正面刚,最少也是一条出路呀。

而且他们也能知道,陛下的心是好的,下的命令也没有错,要怪也会怪在当地官吏的身上,对朝廷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抱怨了,民间造反也就可以被缩小了。

要是在有人喊一苍天以死,黄天当立的话,估计也不会出现不可收拾的情况,反而还可能被当成傻子看,当然这是在邸报普及之后

这对赵桓来说,就已经弥足珍贵了。

作为善于用豹变抱大腿的高手,李邦昌已经在其中嗅出了契机,因为他很清楚,估计往后没人能和天子抗衡了,至少在破解邸报治国之前,是不行的。所以接下来,自然无条件支持陛下了,如果要杀自己的头就算了。

李邦昌又燃起了强大的斗志,翘首以盼,可他心心念念的赵天子,却没有在晋阳府的事情处理好之后返京,而是在离开晋阳府之后,直接沿着黄河,来到了滑州城,随后又马不停蹄,带着李若冰在李陵卫的互送下,来到了黄河岸边。

随在赵桓后面的,俨然还有李邦昌推荐的周儒万!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