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朝堂诡谲,风云变幻(1/2)
自北朝元年来,西域诸国屡屡挑衅,争端不断。
多年来,西域三十六国虎视眈眈,伺机生事。龟兹、若羌、楼兰、且末、姑墨、狐胡等二十多个国家纷纷参盟,蓄谋多年,来犯北朝。
唯有几个弱国,为了自保,不敢参战。
在龟兹大将乌屠胡的率领下,偷偷渗入北朝西北、西南边陲,阻断诸多咽喉要塞,烧杀抢掠,往来商人死伤无数,货品烧毁,北朝商人损失惨重。
短短三个月,一连损失几位富可敌城的大商人。
京畿最富有的大亨霜连城在楼兰遇刺身亡,一时间人心惶惶,局势动荡。
商人不敢再在西域往来,香料、珠宝玉石、名贵药材等西域特产一时间便断了市,北朝商人也不再把丝绸、瓷器、茶叶、食盐等运往西域,两地经济断交,不再往来。
北朝经济渐衰,街市不复往日繁华,渐渐冷清;西域诸国断了食盐,纷纷染病,人皆哀嚎,民不聊生。
......
北朝三十一年三月,西部战乱。
北朝皇帝楚天穹任命四皇子楚凌渊为主将,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西部边陲,守卫边疆,平定叛乱。
皇四子楚凌渊,十岁便随军出征,十三岁上阵杀敌,十四岁歼敌无数。十五岁便孤身纵马,潜入敌营,斩杀敌人主将,取人首级,立下大功。
自此便在军中威名赫赫,听者闻风丧胆。
十八岁领兵八千,在雁山与六万胡人展开大战。此战楚凌渊率军抗敌三天三夜,最终以少取胜。
自此一战成名,封为战神。
自雁山一战后,皇帝便将八十万大军交由楚凌渊。从此,握虎符,掌大权,护城池,守河山。
西楚一战,渊王威风凛凛,一路西进,任用贤才,巧用兵法,两个月内,便将敌军败退至北朝疆土外围。
西域三十六国连连败了战,士兵死伤无数,军队萎靡。
同年五月,西域三十六国降。
龟兹大将军负气而降,便率部下至西楚大军营地欲与楚凌渊单独一战,却为西楚大军军规之严,军容之盛所震惊,遂请求议和。
西域诸国决定寻找两位堪称西域最美的女子前去北朝和亲,以示诚意。
渊王遵从圣旨,与其谈和,并签订诏书,商定十年之内双方友好往来,不再交战。
帝大喜,遂召渊王凯旋。
自此,由楚凌渊率领的八十万大军封名西楚大军。一时间,西楚大军声名大噪。
五月底,渊王率军凯旋,未至青州,便遭行刺。
五月二十六日,京畿皇城紫宸殿。
朝臣集聚,共商朝事。时辰还未到,朝堂之中便站满了大臣,互相窃窃私语,揣测圣意。
“风相,您觉得今日会有何大事?”太尉秦寿和带着假笑,与风丞相闲聊。
“秦太尉,朝堂之上,不可胡乱揣测,这是朝堂规矩。若真有事,一会儿圣上自会宣布。”风枢尧为人正直,疏远客气的说。
“哎,风相,不要如此死板,提前一点知道对你我都好的事,不也是喜事一桩吗?”秦寿和眉开眼笑,似乎心情极好。
见风丞相不理会他,他便更加起劲,继续自言自语到道:“我听闻,手中握着八十万大军的那位,身中剧毒,命不长了。你说,是不是大快人心。”
秦寿和狼子野心,心里想道,若楚凌渊死,便再无人能当他麾下的三十万大军,届时兵临城下,他就是王。
“秦太尉,在这朝堂之上,说这话可是要杀头的,你且好自为之。”风相正色道。
“诶,风相说笑了,此事你知我知,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又怎么会被杀头呢?”秦寿和老奸巨猾道。
正说着,皇帝楚天穹便坐上了主位。
众臣拂袖行礼,高声齐呼:“吾皇万岁!”
“众卿平身。”皇帝声音中透着威严,开口道。
“众卿,今日西楚大军副将上奏,说军中有变,不知众卿可有听闻?”皇帝颜色不改,眼神犀利,望着众臣道。
“王进,你来宣读奏折,给众卿听听。”皇帝对总管太监王进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