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矛盾与解决矛盾(3/3)
这就涉及到一个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问题,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办法,教员当年的口号就是了。
这个事情于琦想过,只是时机未到,操之过急的话容易遭到反噬。
而于琦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为了那个机会的到来而提前做的准备工作之一——握紧枪杆子。
归纳一下,于琦现在的军队由三部分组成:他从丹徒老家带过来的一千七百多部曲私兵,以及来到新寓县后又募集训练的三个曲,合计三千两百多人,这部分无论忠诚还是战斗力都是最强的,也是于琦倚为靠山的子弟兵;征讨水贼后建立的三千人的水师,这部分组成复杂,有于氏部曲、有刘繇部卒、有部分水贼,这部分还在磨合中,空有水军之名而无水军之实;最后就是接受朱皓留在南昌城的这两千五百人了,这也是于琦跟徐庶正在谋划、想要收服的。
“主公,想要收服这支军队,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说容易是因为他们现在粮草供给都把持于主公之手,他们不得不听主公的命令,这也是他们会接受主公操练的原因。”
“说难是因为这支军队是朱府君亲自操练的,名义上只属于太守所领,而主公缺乏朝廷大义,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
于琦了然,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个我也清楚,这也是没办法的,算算时间,恩师他老人家十天前就应该抵达长安了,也不知道朝廷那边怎么定的。”
“所以现在只能用水磨功夫,趁着他们成军不久,把他们打碎了揉烂了,慢慢的融进主公的部下。”
“唉”,于琦叹息道:“元直啊,我也知道急不来,但是刚才咱们也算过了,我现在麾下的士兵加起来得有八千余众,但是我的钱粮来源却只有两县之地,我拖不起啊。”
“主公莫慌,”徐庶淡定的道:“我有两策献于主公,可解主公之忧。”
“两策?”于琦心中一动,忽然笑道:“巧了,我也想了两个办法,不知道跟元直想的是否一样,不如咱们写下来交换着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