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凉州!凉州!(4/4)
宋枭没有注意到盖勋渐红的眼眶,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部在手中的那卷《孝经》上:“凉州地处边陲,王化不至。而历任长吏又贪暴成性,不知教化百姓,以致凉州礼法崩坏,兵连祸结。某听说,萧何制律而四境宁,叔孙制礼而圣朝兴。因此,某想做两件事,一、整顿吏治,严明法令。二、让家家户户诵习《孝经》,以宣王化。”
盖勋眼中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的流星,来得快时,去得也快。平心而论,宋枭确实看到了凉州的根本问题不假,也颇具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点建议。但同时,盖勋也敏锐地察觉到,宋枭的计划有着一个巨大的漏洞——时势!
“昔太公封齐,崔杼杀君;伯禽侯鲁,庆父篡位。此二国岂乏学者?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勋不知其可也。”
宋枭一听,心中顿感不悦:正是因为你们这些粗鄙的武人,整天就知道杀杀杀,所以凉州才会一直乱。你们懂什么?
“羌人多居于险山恶川,自延熹以降,‘凉州三明’战功显赫,斩获以十万计,尤不能杀绝。今仅十余岁,叛羌复至万数。由此,元固所图速剿之法,岂不谬哉?”
盖勋心中可谓是失望至极,他本以为来了个愿意为凉州思考的使君,自己的家乡便能转危为安,但怎知这宋枭,却是个自负之人,丝毫听不进别人的建议。盖勋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可再说的了,于是便借口告辞。
凉州疲敝已久,而宋枭的计划,又偏偏需要大量的钱帛以为支撑,因此宋枭便上书汉帝,请求多拨钱款,以供抄录《孝经》之用。汉帝看罢,勃然大怒,事关他最不开心的,就是下臣开口问自己拿钱,至于宋枭的方法是英明还是荒谬,倒还在其次。
张让等人揣摩到了汉帝的心思,于是鼓动御史,附和一些素来就看不起宋枭的士人一并上书,弹劾宋枭。汉帝一见,乐了,当即下诏以平叛不力为由将宋枭免职,改由杨雍接任凉州刺史。
杨雍接手的,是一个不亚于前年的冀州的烂摊子。因为这个时候,边章等人已经聚齐起近十万大军,横行凉州,而凉州的最高军事长官——护羌校尉夏育,也被围困在冀县西北的畜官之中,形势十分危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