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凉州!凉州!(3/4)
暗中的意思,就是张恭等人篡改了汉帝的诏书,从而留了左昌一命。
“啊?”左昌的脸“刷”的一下全白了,接着他就“扑通”一声地跪倒在地,“昌何德何能,能让诸位恩公冒死相救?”
“陛下要发大兵以定凉州,其中从冀州、并州来的军队,沿途要经过上党、河东、冯翔等地,这些地方,要么是陛下的庄园,要么是士人们的私地。当地的长吏也实在挤不出粮食来了。所以,你就帮咱家,将这事办了吧。这事若成了,也是大功一件。不然的话。”张恭故意扬了扬右手,露出另一份圣旨的轮廓。
左昌的脑袋当即“嗡”的一声,因为张恭的意思,明摆着是强迫自己“毁家纾难”啊,但事到如今,他能保住命已是万幸了,哪还有什么资格去讨价还价呢?于是只好连声唱诺:“诺!诺!罪人定不负陛下、诸位常侍所托。”
又过了两天,新任凉州刺史宋枭赶到冀县。宋枭是个标准的儒生,头戴两梁进贤冠,身穿深衣,左腰佩长剑,无论走到哪,身后都跟着两个背着一箩筐书的童子。
凉州本是羌胡之地,一直到孝武皇帝时才归入天汉版图。后来历经新莽之乱,天汉国力凋敝,凉州的羌胡则趁势崛起。自此时开始,凉州便战火不断。
似乎永不平息的战事不仅令凉州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更耗尽了凉州的财富,也让凉州的官员看不到通过布政而上升的空间。故而历任凉州长吏,要么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以中饱私囊,要么穷兵黩武以积赚升迁所需的军功。
而扶风人宋枭却是一个列外,他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为凉州的未来着想过的人。他一到冀县,来不及换身衣裳、喝杯水,便请盖勋来到刺史府商议平定凉州之策。
“元固,孤来冀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前,曾了解过凉州的历史,发现凉州的历任官长,要么贪婪成性,要么尸位素餐,更有甚者,甚至杀害辖地的百姓以冒领军功。唉,如此做派,凉州又怎么可能安宁无事呢?”
盖勋是敦煌人,对凉州的问题了然于胸。可自他弱冠入仕至今二十余年,太守、刺史、护羌校尉换了一茬又一茬,却从没来有一个人表露出要“平复凉州”的意思。直到如今,年已不惑,才终于等来一个愿意为自己的家乡着想的人,俗话说:士为知己死。因此盖勋又如何不能动容?
“使君所言极是。只是不知使君对此有何良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