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执政(3/3)
便连秦桧这几日在侍读,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接着,仿佛是不愿给人其他想法的余地,三日后圣旨再下,却又是接着抛出一个重磅炸弹,由原尚书右丞吕好问,迁尚书左丞权兼门下侍郎。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聚集在了空出的执政位置上……吕好问曾权兼中书侍郎,在中书省坐镇了四年,而今终于熬出了头。虽是一直说门下省权不如中书,有明升暗降之嫌,但那是在之前。实则,如今的行在状态之下,门下却是比中书更为重要——因中书掌握的是“草制”即取旨之权,而门下却是“封驳”复奏之权。
之前许翰病休的几月,这一封驳之职几乎形同虚设,偶尔由范宗尹同吕好问取得统一意见后才会委婉复奏,而今恐是要大为不同了。
吕好问升迁后,不少人都是纷纷献启相贺。东莱吕三代为宰执,乃是宋政坛有名的常青树,若算到吕好问,实则是第五代了。因而朝中无不耸动。然则有些人来后,吕家自请进府来见一面。有些人飞启至后则不见,意思到了便是。还有一些关系本就颇近的,如秦桧来后,借助和吕本中相熟的关系,便是由吕好问亲自相见了。
“倒是恭喜吕公高升左辖。”秦桧笑着拱手道。
吕好问却抚须笑道:“实则我近来颇感病痛,也有退意,只是官家信重,敢不忘身。朝廷还是要依靠你们年轻人,有道是,小凤清于老凤声啊。”
一时间众人皆是大笑。小凤乃中书侍郎的美称,亦也算是贴切,另存着一丝鼓励、拉拢之意。秦桧同吕家父子二人在内堂说了片刻话,见吕好问面露疲态,便主动告辞,与吕本中走到院中,只见庭中奇树环绕,湖石密布,气派雅致。只听他身畔这位东莱吕氏的嫡门道:“这几日,御史中丞赵鼎,多在四处走动。”
赵鼎倒也是令儿子赵汾呈来了贺启,但是本人却不能来,甚至不光赵鼎,凡事其他在宰执候选的名单中的人,一概都没有亲自登门来,便是为避嫌之故。
--
注:
赵构扇面诗与红桂见《藏一话腴》
东莱吕的几代: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吕希哲、吕好问
抱歉,这几天工作太忙,回头补上。
罗大帝说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