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举荐(2/4)
只见赵构点头道:“当除一侍从差职。”
秦桧轻声建议道:“不若自秘阁调任中书舍人?”
刘珏闻言眼皮一跳,他素来知晓赵构忌惮臣子随意举人。上一回赵鼎提议用苏轼之子苏迟,却被赵构直言:“台谏以拾遗补过为职,不当荐某人为某官。”驳斥批评了回去。但眼下,原先的另一位中书舍人汪藻勘磨到任,已外出为兵部侍郎,正是出缺时候。行在的各处纷纷暗潮涌动,暗地里正争得不可开交。却见赵构仿若不曾察觉般摇了摇头,居然不曾批评秦桧,反而似是默许了这种商量人事的行为一般,只道:“太速,非养储人才之道。”
秦桧低着头,却不禁想官家似在用人上颇为谨慎,但有时也极为大胆……如李纲百疏不倒,识拔吕颐浩、宗泽,还有那几个武将自不必提。不过,想到谣传中,官家也是以这句话拒绝了范宗尹提议自己进礼部尚书一事,不由几分无奈。
只听赵构道:“直柔除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令朱胜非拟旨。”
却说,此乃赵构重生过的第四个冬至节假了,却也是一般极简草草。除了第一天,冬至大祀之后,他现身在祥辉门上的重熙颁庆楼,给百官各自赐了茶点御饼之外,便是日日盯着一副地图与前线真定处的军报,午后则令侍读秦桧讲经。
那一日的宫中赐物,倒不止常参官、六参官,或是朔望参官,便是身在南京的大小官员人人各都有份,只是,断不可能如丰亨豫大时节那般的奢豪大方,反倒有些寒酸过头。然则,官家的“朴野”已是四年一如既往的习惯了。便连秦桧亦是听说,官场市井之中已出现了不少如“吃寒饼冷茶”之类的笑话流言。
而至若如王荆公诗中所说的什么“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之类的当年东京盛景,自是更不可能出现了。
相处至今,秦桧却也有几分摸不透身畔这位赵官家,只觉帝心难测。似完全不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老成过度一般,却又偏执胆大地出奇。便是处处透着怪异,只好用汪伯彦说的“类父”来解释。
譬如,此些所谓“卑宫菲食”的做派,实是同昔日朝廷号称的“丰亨豫大”一般,大有“伪饰”之嫌。却不知赵官家究竟是真如那首诗里写的“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一般,时时卧薪尝胆,还是别有他故?
赵构目送富直柔退去,忽然又侧头顾来道:“中书舍人一阙,朝廷可有荐人?”
秦桧心下一跳,顿时极为自觉得退了一步,拱手道:“官家,此该是李纲及都省之权,臣不当言。”
赵构似笑非笑,却抬起一张纸,道:“李纲真以身殉国者,但亦多爱掠世俗虚名。”秦桧下意识望去,见是几日前真定处的军报,却是说李纲亲自督临了真定城。他一惊之下,正待说话,却发觉赵构正盯着自己的面容,口中道:“为人臣者,协比成朋,最是为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