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第 269 章(1/2)
西风虽并不知晓谢皖心中的童年阴影,但听他这么说来,仍觉莞尔,不由得爽朗大笑起来。
谢皖被他笑得自个儿也笑起来,挠了挠头,又有点莫名害羞,便想转移话题:“本也不该死皮赖脸求你帮忙,但那、那营房的事儿……”
西风便收敛了笑,问:“此长官可知道此事?”
谢皖道:“我也不知道孙将军知不知道……说实在的,我也不好意思去说这事儿。何况,他跟我爹有仇,先前我带你去拜见他,你也瞧见了,他对我那横眉冷眼的样子……不故意折腾我就算好的了,我若去他眼前纠缠,留了印象,万一他想起来公报私仇呢?”
西风问:“孙将军下面的一众军官呢?”
谢皖挥挥手:“他们肯定都是一条心啊!我甚至怀疑他们安排我去那营房就是故意的。”
西风想了想,道:“原来你竟说也没跟他们说过。其实,说些你或许不爱听的话,我在家曾听我两位父亲谈论过孙将军等,也略知谢将军与孙将军等之不和,但多是公事争端,倒少私仇。谢将军固然为国为民、为正直,孙将军亦是国之栋梁……如此,我去和孙将军旁敲侧击一番。”
谢皖也没别的法子,又急于换营房,便只能点头道:“好的,有劳你了。”又急忙补道,“先别说是我要你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好说得叫他听不出来,但又能懂要紧的意思……”
西风笑笑:“我知道。”
……
早年间孙将军与谷玄黄曾同作战,关系很好,此次西风过来,在沈无疾的暗示(威逼)之下,谷玄黄特意修书一封,早就加急送给了孙将军,让他多看顾些,但也无需给予过多便利,若有错处,尽管罚,只需别将对沈无疾的偏见加到沈西风身上就好,沈西风虽是沈无疾义子,却也是洛金玉的义子、谷玄黄的徒弟,为更像洛金玉与谷玄黄,绝不像沈无疾……
后面那些话,自然说得也很委婉,总之是这么个意思。
孙将军不喜欢阉,谷玄黄是个例外罢了,因此他也不喜欢沈无疾,但倒是说不上仇视。他是当年君太尉倒台后才被提拔上来的将领,那时候沈无疾已经逐渐隐退,两几乎没有正面交集。
因此,当时接到谷玄黄的信,孙将军笑了半天,心道:难得这家伙能有这等细腻心思写这么长的信,怕是某要求的吧?
他又暗道:这信中所写倒也很客气大方,没想到传闻中沈无疾飞扬跋扈,原来也有这样时候,也许是应了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沈西风只是他的义子。
如此一来,他对沈无疾的印象倒也好了那么一点。至于沈西风,他本也没打算刁难。他接到朝廷调令通知,先就看了沈西风的过往履历,绝不能说其中没有沈无疾的功劳,否则沈西风小小年纪如何能那样平步青云,但除非沈无疾时刻都手把手带着,否则光看履历与诸方点评,沈西风着实也不算无能之辈。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知道,沈无疾的亲信之,譬如谷玄黄、何方舟、展清水、向群星……虽有些曾有些不好名声,可能力都绝对是万里挑一的。
不久,沈西风来到西塞,先拜见了孙将军。一番对谈,孙将军越发对此放心了,甚至还有几分喜欢。这孩子生得俊俏,谈吐大方,谦恭真诚,绝不像有些太监那样拿腔捏调叫起鸡皮疙瘩。
问他些边防事务,虽他未曾深入接触,着实有些生疏,却也能条理分明说出个一二三来,并且坦然承认不懂,表明必会认真尽快学习。
甚至孙将军都有些可惜他是太监了,否则,自己有个女儿……唉,算了,想也没用。
不想自家女儿,忽然就想到了别家的儿子——对,就是谢威他儿子!将沈西风与那谢皖放在一起比比,真是货比货得扔,比得嫌。
谢皖曾经之纨绔名声,孙将军早有耳闻,心中很是不屑,既嫌谢皖不争气,也嫌谢威连个儿子都教不好,呵呵。
后来,谢威将儿子扔他这来,他倒还惊讶了一番。谢威从始至终也没跟他打过招呼,搞得他一众亲近部下都还一度怀疑谢威是叫儿子来当卧底刺探情报的。
谢皖来了后,也先拜见孙将军。可这一见,孙将军更嫌他了,这油头粉面的,一副被掏空了的虚样儿,简直了,半点没看出来是谢威的儿子!啧啧。
问答几句,越发确认这是谢威造了八辈子孽才能生出来的!基本等同于啥也不懂,但还要不懂装懂。孙将军看着他那破样子都快忍不住想打他的冲动,心里直骂谢威:这怕是你自个儿也看不下去吧!所以把他扔我这儿!
赶紧挥挥手让谢皖滚蛋,也懒得理他,就让手下去照一般新入营的小兵待遇对待谢皖。谢威打的好算盘,自己懒得教,倒让他来教,做梦!
……
见着西风又来拜见,孙将军虽然仍旧不苟言笑,但态度已算亲近,问:“来了两日,可还习惯?”
西风笑道:“回孙将军的话,此处与京城的风土情都大相迥异,初来是有一点点水土不服和想家,但无大碍,渐渐好多了。”
孙将军喜他坦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有什么事,你就来找我,直说就是。私底下,不说公事的时候,叫孙叔也好,我和你谷叔也算是同生共死过的兄弟,不说虚的。”
西风忙道了声谢,然后道:“孙叔既然如此说,侄儿恭敬不如从命。其实,侄儿今日拜见孙叔,确实也有一事相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