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 87 章(2/2)
何方舟忍俊不禁:“听来都羞人。叫咱家哪日知道了谁先说出去的,可饶不了他,否则白寒碜咱家这许多年了。”
明庐也笑了,两人拿酒杯碰了碰,各自喝了一小口。
何方舟继续道:“清水说,无疾起初并没如今这样性情乖僻,可宫里嘛……民间尚且还有兄弟父子为了几两银子、几句口角反目成仇的呢,皇宫里随随便便都岂止几两银子的事儿。深宫寂寂,白骨累累,活人吃活人的地儿。”
他似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很是怅然,沉默了一小会儿,自个儿又喝了一口酒,道,“那些事儿脏,不说出来叫明盟主恶心了。总之的,无疾几番死里逃生,心境就变了。他和清水说,若想活下去,就得比旁人更狠更毒。后来,他想方设法入了曹国忠的眼,却不料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里。”
明庐不解:“怎么?”
何方舟道:“这就能说到我和他们认识了。我那时也在火坑中。曹国忠爱‘培养’义子,其实就是训练死士。他见着了有潜力的小子就会带回来,叫人养一段日子,粗略教些拳脚功夫,然后投入死人谷里。”
明庐讶异道:“死人谷?”
何方舟解释道:“其实就是处无名山谷,因里面到处是死人,所以我们就这么叫了。每人进去时会带着稀少的生存物品,除此之外,谷里不通外界,再没别的东西了。”
听到这里,明庐已经想到了后文,不由得面露惊骇之色。
他并非没见识的人,连他也露出这样的神色,可见此事委实骇人。
何方舟仍然含着温柔笑意,道:“正如你所想,被放入里面的孩子们为了能够活下去,就要抢夺别人的东西。能抢到的最直接方法,无外乎shā • rén夺物。”
很奇怪,听何方舟说到这里,明庐第一时刻想到的居然不是疑似自己弟弟的沈无疾,而是——何方舟。
虽然明庐也知道,何方舟看着再如何端庄大方、温柔亲人,到底是提督东厂,内里自然有两把刷子。可把何方舟与那骇人听闻的死人谷放到一起,明庐仍然觉得心情怪异。
明庐忽然问:“你也是一样?”
何方舟没料到他会有此一问,怔了怔,随即又笑了,温和道:“是。但我大约是个异类。”
“哦?”
“我的年纪略大些,家中是行医的,自小随父母学了些山间采集之类的本事,比起他们要占些便宜,至少糊口不成问题。后来,都将我当大夫,偶然遇见了,竟给我几分薄面,不对我动手,只要我帮着治伤。想想也有些滑稽。”何方舟道。
“那曹国忠倒是在你身上失策了,他怎么想到把你放进去的?”
“凑巧的吧。他放了不少人进去,难免出些岔子。”何方舟不欲多说自己,又说到了沈无疾的身上,“在死人谷里,无疾本与人说好结伴抗敌,可不料背后中了冷刀,命悬一线。清水拖着他找到我,跪下砰砰磕头,求我救命。不过,也是算无疾自个儿命大。我只是个半吊子大夫,那次能把他救回来,只能说是阎罗王懒得收他。”
明庐道:“原来有这样的渊源,怪不得你们感情如此深厚。”又叹道,“沈无疾还真是命大福大,先后遇你和那位展公公两位贵人。”
何方舟却道:“什么贵人不贵人。咱家不说了,清水恐怕不会认。在他看来,他和无疾只是相依为命的两个孤儿。其实,那样的情境下,逼得孩童少年也能成shā • rén恶魔,哪来无缘无故的忠义情意?也是无疾一开始对人厚道,清水自述当时年幼,良心未泯、识人还不够清楚深刻,因此胡乱感动,导致行差踏错,救了姓沈的一命,注下此生最为后悔的弥天大错。”
后面那句话任谁也听得出来展清水是胡说的,明庐和何方舟都笑了起来。
明庐哈哈道:“看来这位展公公如今也被沈无疾气得够呛。”
“谁能不被咱们这位沈公公气到呢?”何方舟摇着头,又是慈爱,又是无奈,与明庐再度碰杯喝酒。
这回,是明庐抢着为两人倒酒。
何方舟看着他倒酒,道:“再往后,我仗着他俩,成了那一批里最后活下来的三人之一。出来后,曹国忠给我们安排了各种去处磨练,无疾表面上积极立功,暗地里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人方便的事儿干得不少。我是与他总一同做事,无意中察觉到了端倪。说来惭愧,我胆小,怕他惹祸端,还劝过他。他却左耳进右耳出,我又能怎么样呢。到底兄弟一场,真能看着他死?只好被迫上了他这‘贼船’,尽力给他兜着。”
两人又喝了一口酒,何方舟道:“再往后,他就不知道怎么的,垂涎上了洛公子。”
明庐:“……”
何方舟笑着问:“咱家用‘垂涎’这词儿是不是很准确?”
明庐也忍不住笑了,没说话。
何方舟道:“别说明盟主你了,就连我们兄弟几个,都觉得他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洛公子的大名风骨,出去随便找个人打听打听,不用脑子想,都知道不可能的事儿。”
明庐虽听何方舟嘴里埋汰沈无疾,他也不至于傻得跟着附和,只是笑着听。
而明庐这样的态度也令何方舟心中舒坦。
毕竟何方舟嘴上说沈无疾这里不好那里不配,可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帮沈无疾兜关系,哪儿能是真为了贬低自家孩子。
孩子再混,也是自家养了这么多年的,当年要兜着他救人,今日要帮着他娶妻。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何方舟正要再说沈无疾当年为洛金玉如何如何,忽然听明庐问:“沈无疾父母是什么人,何督公知道吗?”
何方舟一怔,想了想,道:“无疾很少提他父母,只说早就死了,家里再没别的亲人了。”
他见明庐神色微妙,怕明庐认为沈无疾薄情不孝,忙找补道,“父母亡故时,他年岁极小,恐怕确实是记不太清了。”
明庐故意露出挑剔的样子:“也没立个牌位祭祀?”
何方舟道:“他在庙里供了长明灯,虽没写姓名八字——想来是那时年幼,记不清了——说还是和方丈说过,是供给父母的。”
明庐越听越心头惴惴,面上却不显露分毫,只道:“哦。”
傍晚时分,明庐独自来到了京郊的慈恩佛寺。
他倒也没问何方舟哪个寺里供着沈无疾父母的长明灯,担心问多了引起何方舟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