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迷途(4/4)
二人一路穿廊,往后山的斋堂走去,忽然眼前乍然一开,竟是来到一座高台上。缘墉而登,目涉百里,只见后有灵山,前依南湖,右水绕龙,极为胜景。倒将方才烟火熏绕的躁气一扫而空。
“怎么,师尹又有诗才了?”杨沂中见他面上蠢蠢欲动,不觉嗤笑道。曲端一摇头:“不做诗,再做了又让官家知晓,只恐叫去斥一顿。我听说此地一顿斋饭要三百文?”
“今日我做东。”杨沂中顿时道。
曲端却一哂,喃喃道:“陕西三百文,已是能买个这般高的孩子了。”说这,手上在五尺高处比划了一下。见杨沂中沉默,他又道:“就同你今日骑那马来一般高。”
“那是韩世忠献来的,”杨沂中本来欲言又止,却终是忍不住,“官家赐给了我。你自家的铁象马也不矮多去!”
曲端懒得与他打以马暗喻的哑谜,二人转过清凉台,朝灵山走去,路边行人稍稀疏了些,他又回头眺望了眼商丘城,忽然问:“我听闻朝中有甚么和议声?”
“和议声何时真消过,”杨沂中抿着唇道,压下声音来,“自汪、黄二相外出来,替他们求情的声音便没少过。近来金人愈屈,便复又作。”
“这口气不能屈。”曲端一挥手,极为认真地到,“若是屈一步,再主起战便是难了。先前河西之地,元祐诸相公那一退,之后章楶、吕惠卿花了多少功夫才勉强填回来。这教训不可不吃,贼无和意!所谓和,必是诈耳。”
二人穿过小径,恰好是来到了斋堂前,杨沂中瞩目着庭院之中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不禁想起皂角树之下,太祖赵匡胤午睡的传说。他忽得有几分心神不宁,勉强道:“两河之地还未尽复,国仇、家仇俱未报,怎能言和!便是官家,也终是要战的。”
罗大帝说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