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丛澜困境 这是一个名词(2/3)
沐修竹拍拍他们,小碎步跑走了。
应答看着自己的手,抬头:“习惯了。”
殷英千摸了一把自己的下巴,傻笑着:“嘿嘿,我也是。”
他俩也勾肩搭背地离开,打算去找教练商量自由滑要怎么做。
但三人不清楚的是,他们找的这个角落,是有直播摄像头的。
拐角那里有一个高处的全景,它因为要拍整个空间,就布置得比较高。
虽然不是在三人的脑袋正上方,但也大概可以拍到他们仨的动作,只不过由于距离和角度,镜头拍到的人的形状有一丢丢的变形,给拉胖和拉歪了。
收音的话质量还是蛮好的,哪怕比较远,也依稀能听到一点沐修竹他们刻意压低的话。
又因为三人说着说着就会提高声调,意识到了以后再降下去,收音就会忽然清晰忽然低沉。
这么一来,看到这一段直播视频的,大概可以猜到他们几个人在聊什么。
还有冰迷靠着模模糊糊的声音,利用只言片语,反复去听,最终拼凑起来了整个内容。
这也迅速席卷了冰迷们的热度话题。
她们正在为男单的结果感到高兴和伤心,没想到,三个人居然这么励志,目标是两个领奖台!
一个ID是舒星白文的人,发了一段话。
TA说: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到了沐修竹,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换教练,也不曾在比赛场上展现过半分自信。我当时以为他可能要不行了,但后来,他越来越自信,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我知道很多他的粉丝认为,总是用“丛澜师弟”去称呼他,是一件不尊重沐修竹本人的事情。
可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要承认,正是丛澜的接纳与鼓励,于谨的教授与陪伴,让沐修竹成为当前我们的国家队男单一哥,他改正了错刃的毛病,有着平昌铜牌,未来可期。
现在,他能这么果断地,为了一个新的荣誉而奋斗,这样斩钉截铁地说“领奖台上至少两面国旗”,我不知道要怎么形容我内心的激动,就好像我的孩子长大了,他真正成为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
有人在骂,说沐修竹好高骛远,现在这样的排名要怎么去站两人,我想回答的是,所以你们只能在网络的另一端泥泞地、打断脊骨地趴伏着。
而他,在为了国歌响起、国旗升起,卓绝不断地努力着。
这一段话没有太多的溢美之词,也不是夸张得让人如何的用语,可就是这样的平静,显得尤为真挚。
许多人在兴奋和欣慰,觉得三个孩子没有放弃,还有着这样一个目标,真的太惊讶了,也太好了。
一些人在嘲讽,说沐修竹异想天开,应答与殷英千也是半分不知道自己的厚薄,怎么还敢应下呢?太不自量力了,瞅瞅那个技术,瞅瞅这个得分,拿什么跟另外的选手比较呢?
可为什么不能比呢?
落后就要自暴自弃,那才是真的完蛋。
这个播出意外算是直播带来的负面,因为很多人是不太适应这种全场馆大范围都有直播区域的,组织者也忽略了,不是圈定的那个明显范围就是真正的隔离空间,捎带着的周围环境也很可能被摄像头扫到、拾音器录到。
这些是后者的经验不足的问题,赛后的反思总结估计要写上不少字了。
宣传方面紧扣着“运动员争先精神”,针对此事作了一场营销。
对沐修竹三人言辞的解读,可以说是自不量力,但更多的,应该是他们三人的不屈不挠。
这个热度发酵得极快,里面有着不少推手,本意是想黑一把,没想到反被利用了一番,极快地翻转了舆论走向。
结合沐修竹的过往经历,卓铮、楼翎他们出来发声,用过往的成绩来证明“翻身仗”是真实出现过的。
阴谋诡计落于璀璨阳光之下,这道舆论战没打起来,嘲讽被一边倒地按下了。
被骂作给明日结果找补的一段话,有了极多的共鸣:
我们的生活里,欠缺的就是落后时奋起直追,哪怕他们的成绩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期,我想着,他们的努力也足够证明他们的实力。
这边热闹着,现场的双人比赛进行着。
来比赛的三组里,跟SA的重复了两组,余下的一组是老将邱瑜文亦。
他们的成绩出得也比较快,邱瑜文亦第二,那新语何叙第四,郭予诗王鸣第六。
丛澜过来的时候他们几组刚巧出来,表情看上去都不是很好的样子。
有人还说着如果舒傲白俞寒还在,安凝思顾示也到的话,那现在肯定稳能上领奖台C位了。
而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舒傲白从外面走来,拉着邱瑜跟几人搭话,很快就把几个低落的人给搞得正常了起来。
退役运动员的离开会带走一定的机会,老将们的伤也会导致他们没办法像是以前那样高强度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这样的阵痛期,成绩有下滑是非常正常的。
没有谁能确保,梯队建设完美到一直在巅峰。
之所以要老将带新人,让老将拖着不退役,直到后辈们能扛起来,就是因为想做到传承二字。
传下去,承到什么境地,就得看后者了。
安凝思顾示尚未退役,他们在养伤,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此同时,队里的人也不是多么差劲,他们得成长而已。
一开始就赢的,那是丛澜,极少数人。
双人组合的成绩一步步提升,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所以张简方和教练组们也不怎么焦虑,只要在计划范围内有起伏,都是可以的。
冰舞的话,宋茗茗古意,以及秦芷贺舒扬都回来了。
肉眼可见的,后者组合要强过了前者。
也许是天赋本来就是他们要更好一些,组合间的默契也数一数二的好,再就是,秦芷贺舒扬出国外训的时机太好了。
在他们的基础还没有那么的固定,在他们需要更好的老师来辅导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外训的机会。
宋茗茗古意相较于韩宛曾绍唯,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外训,时间也还算早,但相较于秦芷贺舒扬,两人又好像不那么幸运了。
秦芷贺舒扬这两人,配合度一日比一日好,哪怕是外训的教练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俩的潜力是无穷的。
冰舞太吃基础和天赋了,能穷此一生找到最适合的舞伴,不亚于去买一张能中一个亿的彩票。
那是万万千人里的一次相遇,是刚好彼此都在学滑冰,又都适合冰舞。
适合二字,在此时,比最好都要好。
喜欢冰舞的观众在现场热泪盈眶:“我不曾想过……”
我不曾想过今日。
这一站的冰舞组合竞争强度不高,强手就来了两个,秦芷贺舒扬顺利排在了短节目的第三位次。
如果能继续下去,他们当会,当会再拥有站上领奖台的机会。
教练抱着二人,就差哭出来了。
秦芷攥紧了贺舒扬的手:“一点点。”
她的胸腔在震动,视线不由自主地朝着高处望去。
如果COC上能有一面红旗,不管在什么位置,都是她的梦。
秦芷很想告诉大家,冬奥会的那一枚团体金,他们是蹭的,可这也是他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他们没有什么都不做,躺着功劳簿蹭上去。
他们从未敢停下脚步。
时间向前,夜幕降临之时,最被人关注的女单赛事正式展开。
就连疲惫的解说都在这个时候变得亢奋了起来,尽管当前只有第一组的六人出现在了赛场。
“花滑的明珠,我们最不能错过的女单项目,即将开始!”
后台直播的观看人数自丛澜出现后就激增,甚至超过了前场的比赛,微博上各种热搜不断上去又下来,“丛澜热身”都能成为久居不下的“爆”。
让人沮丧的是,接近百分百的人都认可,丛澜参加的比赛就没有第二一说,她一定会是第一。
为此,很多人还创造出来了一个新词汇,叫做“丛澜困境”,指的是但凡有她的比赛就真的很让人绝望。
不单单是第一名的归属,还有她的节目高度,这些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
如果说技术还可以追逐,那么艺术造诣,就真的是没办法去试图比肩了。
太多与丛澜一起比赛的运动员,在赛后采访中苦笑着,表示了对丛澜的敬佩。
有的运动员还疑惑过,这样的人在一开始比赛那会儿,她的同期怎么办啊?岂不是要受打击到连训练场都不想进?因为压根就超不过去啊!
还好,当年的丛澜不是完成体,那会儿娜塔莉也自我怀疑过,但被自己的热血给盖了过去,一直坚持滑冰到了现在。
遗憾的是受伤之后,她的竞技水平下降到连三周跳都出不来,后续在慢慢捡拾技术,可是因为大鹅女单的风起云涌,导致娜塔莉目前没有拼出全俄。
就像是她之前的V、E两人,倒在伤病之下后,没有再站起来。
努力过,但是失败了。
莉莉娅倒是挺给人惊喜的,也许是她在自己这短短的职业生涯里起伏数次,使得她对这样的状态有了应对的方式,哪怕是到了现在,很多人觉得她该退役了,她依旧想滑下去。
今年她也选择了别的分站,没来COC不是不想,是被大鹅冰协拒绝了。
他们想让新人过来,一是领教丛澜,二是营销推广。
蹭着丛澜和中国市场,好处太多了!
而且卓雅·塔蒂亚娜与西妮娅·库里科娃两人的技术水平也不错,尤其是后者,大鹅对她还是很期待的,吸取了近几年好苗子都避开丛澜,导致遇到时十有九崩的教训,这次算是主动把刚升组的苗苗送来见世面了。
在这个方面,卓雅也有点算是来见世面的,她伤后重新练回来的技术,需要一块磨刀石。
只是不太清楚,拿丛澜磨刀,他们真的想清楚了吗?
·
女单的第一组里也不是全无看点。
有一个在去年复出的枫叶女单Aie也来了,她与丛澜一起比赛过,就是去年的那场B级赛。
然后就是,这位已经快要三十岁的女单,她真的很美。
是一种dú • lì于十五六岁与二十出头岁数之外的成熟女人的魅力,不是风情,也不是性感,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岁数魅力。
每一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她的美,十五岁的女单有她的天真单纯灵动,二十岁的女单有她的执着冷静坚持,三十岁的女单有她的韶华绽放精彩。
那是一场没有什么高难度跳跃的短节目,连跳也只是一个3F2Lo,但没有人会说,这个节目不好。
她是一棵扎根在冰上的树,结出了果实,将果子递给了观众。
很难在比赛场里见到这样年岁的女单,尤其是在越来越卷的这几年,可Aie偏偏在去年复出了。
她的成绩不怎么好,不是前三,也没得到冬奥名单,没参加世锦赛。
在采访里,她说,我发现自己还有能上场的勇气,可以靠着我自己的实力得到属于我的A级赛名额,也许只有一个。但这也足够了。
Aie很郑重地夸了丛澜,说道:“她可以继续前进,是我们都要学习的。我也想用我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花滑赛场上的女单,不只有15岁。”
十五岁的女单,这样的话突然人尽皆知了,仿佛人过了15岁就要退役,超过这个年限没出难度就再没可能性了。
可是去年还有21岁的意呆女单在拼4S,有17岁的女单在拼3A,这样的年纪很大吗?
有人反驳她,说这就是随便的一句话,她也太玻璃心了,就只为了这,便在退役多年后复出?又拿不到什么好成绩,最后还不是比不上小女单吗?
夏虫不可语冰,对于这样的人,Aie并没有反复自证,她只是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在这样的评论下回复,说,你好玻璃心,我随便一句话你就要想这么多。
这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对方气急败坏,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玻璃心,反复地说一些“我明明说的事实”这样的话。
强大的Aie,笑着介绍她的年纪,骄傲地说着她这两年的感悟,用冰刀谱写大龄女单无止尽的精彩。
【姐姐美到让我窒息,太美了太美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花滑的艺术情感,这是直接溢出来洒满冰场的啊啊啊】
【p大于t,这一场我是认的】
但连跳的3F也是被抓了存周的,还有2A也是,T分不高,P分却上了33。
对于这分数,在场观众表示,打低了。
这样的演绎值得更高的评分!
孙娅然也不是很高兴:“这位运动员真的是很励志的典范,我们曾经用丛澜来反驳花滑赛场的现状,但现在多了一个她。与去年的技术水平相比,她好了许多。当然,年纪大和多年远离赛场让她的技术不那么的优秀,可我认为,节目内容分既然是单列出来的,那么,在技术难度没有那么高的时候,也是可以有更高的分数的。”
PT倒挂,说的是P超过甚至远超T分,一般被用来骂技术不咋的,倒是依靠水分的P,来获取成绩优势的那些运动员。
有的人认为这就是人家艺术性好,那就应该单独评分,不能因为BV少就克扣P分。
但有的人觉得,你技术不行,连基础都顾不好,怎么能给高分的P呢?
被PT倒挂的赛场成绩,很多时候都是被嘲讽的。
也有类似Aie这种情况出现,那就是艺术性饱满,远超她的技术难度。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都快顶格了,为什么不能给接近满分呢?
孙娅然:“国际滑联天天说打分是多方考核的,虽然现在把技术跟节目内容分挂钩了,大小失误之后单项打分上限也随之降低,但我还是觉得,这只是失误,不代表技术难度低的节目,就不能有高分吧?”
见到全场观众在出分后齐齐“嘘”出声,为自己讨公平,Kie无奈地笑笑,然后冲着大家道谢。
她已经不再是冰协想支持的运动员了,不为他们带去利益,复出纯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人是不被利益集团庇佑的。
所以她没有什么国籍优势,相反,裁判组看在她年纪大又没有什么亮眼成绩(早年比赛也就是个欧锦第三),对她反而带着偏见。
因为十五岁的女单,不是冰迷开玩笑的一句话,也不是纯是女单自发的年岁日益低龄,而是从ISU上层,由上至下的,一种潜在的认可。
——对新女单的偏待,一个国籍里新老女单的不同待遇,世青赛现在飞速增加的打分,这些都是来自官方的态度。
如同丛澜不喜欢现在的技术风气,Aie也不喜欢现在的赛场风气。
复训太辛苦了,捡回自己的技术太难了,她要耗费比年轻时候多出数倍的精力与时间,才可以勉强达到现在的状态。
不是心中有一团火,她又怎么会坚持下来呢?
离开KC区时,她穿着的外套上,是昨日从丛澜手里接来的两枚徽章。
一个火苗,一个萤火虫。
她觉得很像自己,或者说,自己很像它们。
·
茅雅萍也在这一组,她的表现要不尽如人意一些。
难度配置比较低,是2A+3Lo2T+3Lz,其中3Lz跳空没有分数,3Lz存周被抓扣分很惨,接续步也定了二级,倒是旋转比较优秀,都是四级。
看上去就是一个偏科选手。
第一组比完,她排在了倒数第二的位置。
Aie是正数第二。
周妍宁要比较好一点,她目前是暂列第一名,发挥中规中矩,基本做到了表面。
但难度配置并非她最高的,用的是3F3T的连跳,以及3Lo的单跳。
好在完成度还可以,加上她用刃良心没被抓,分数还在教练的预测之内。
·
第二组的六人出场,桑莹已经适应了这种伴随着丛澜露面而响起的山呼海啸。
桑莹:我适应力超棒的!
她与丛澜一起,都在第二组,不过是上半组的第二个签位。
这个六练,丛澜一直没什么太大的表情。
赛前准备期间运动员们都尽量控制自己的心态保持平稳,很少会去照顾什么观众情绪,注意到镜头或者别的。
都是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脑子里飞速地过着自己的节目编舞。
有时候场周会传来自己的名字,听见了也都当没听见,不会专门去看声音的来源处。
反馈倒是会给的,比如眼神微微偏那边,嘴角笑了笑,这些相对比较小的动作。
丛澜这次几乎什么都没给。
她暂时没打封闭,止疼药不管用,现在腰疼得要命,都已经盖过背部的疼痛了。
在适应当前冰面时,她没做什么太大的动作,连跳跃都没试。
这与在场的其余五人相比,显得冷漠又特殊。
“澜澜怎么了?”
“不热身吗?”
“六分钟都快要过去了哎!”
不是不想热身,是跳不起来。
她也能强撑着跳一下,但于谨担心这样一来引发什么伤,就得不偿失了。
他有点想让丛澜退赛,可又不能这样做。
今年很关键,这一场COC也很关键,一切都架在了这里,就把丛澜再度逼到了无法退让的位置上。
丛澜也不愿意退让。
六练就这么结束了,第一个比赛的人留在现场,其余人回到后台。
在后台里,丛澜找了一个不会被直播的位置,躺下恢复精力。
没什么大用,聊胜于无,而且没两分钟她又要站起来热身。
好在不久后就去打了两针封闭,针剂起效以后,感觉就变得好了许多。
丛澜长舒一口气,顿觉人生有了一点甜。
“能活下去了。”她笑着与于谨说道。
换了衣服跑来找师姐的沐修竹,听到这话后,一下子就憋红了眼眶。
丛澜顾不上安慰他,只是尽快调整自己的比赛状态,要确保自己快速适应现在的身体。
等到药效上来,她踩着冰刀向前迈出,跳了个2A。
再一个3A。
千万次的训练造就的肌肉记忆,她现在可以不相信自己的脑子,但一定会相信自己这个躯体。
千锤百炼,这是她给自己留下的最珍贵的时光凝结。
·
几个技术顶尖的女单运动员表现真的很不错。
卓雅·塔蒂亚娜的3A没回来,这次的短节目配置是2A组,很漂亮的完成了能做到的最高技术配置。
而西妮娅·库里科娃,她上了自己那个成功率极低的3A,落冰不足周被抓,扣分,好在滑出时虽然有些不畅,差点翻身,但控制住了,没摔没搭冰。
桑莹是第二个出场的,在那个了短节目的南田文慧之后,她的3A这次有个小失误,落冰后浮足搭冰了,其余的毛病倒是没有,周数差了不到30°,所以没有被扣分。
一个跳跃落冰后的失误与瑕疵,大概率都是落冰那个瞬间周数、跳跃轴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前者,欠缺周数的话都会影响到落冰的姿态。
3A对女单来说太难了,现在有这个跳跃的屈指可数。
桑莹比赛中途落冰之后,也是一阵庆幸。
她起跳的时候大概就有感觉了,知道这个跳跃够呛,能在规则内足周已经是万幸。
KC区等分的时候,丁教练也跟她提了一下这个跳跃,两人小小地交流了两句。
等到第五个人比完,观众们惊觉,这一场女单的赛事质量是真的高。
没太多失误的,而且好几个都是了,美感也都在,看女单比赛就跟表演似的。
【美不胜收啊,真的好美,隔云端的美人似的】
【什么时候我能去现场啊我已经忍不了了】
【这个场地做得真好,装潢也好】
最好的是导播,特意请来的专业人士,在开始前做了无数预案,还去看了许多花滑比赛,就是想拍出来最好的画面。
据说这人是摄像出身,懂基础的。
加上COC从来不顾忌什么给哪个选手藏技术瑕疵啊,要给谁拉远了、拉偏了方向去遮丑啊,这些都不管,甚至要往你的冰刀上凑,要的就是干干净净的美与丑。
要不然,Aie的短节目表演完,看直播的人也不会反应那么大。
导播的画面提供了很多帮助,毕竟大多比赛的镜头切换都很垃圾,能把整个节目切得稀碎,该给远景结果凑了特写还是没跟上速度的手指头,或者该给冰刀非要给整个人的景别。
离谱到无法言说。
十一个人出场,一半多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精彩演绎,观众们的热情已经全被调了起来。
直到她们见到了那个独特的身影。
丛澜站到了冰面的入口,她与上一位选手交错,进入了赛场。
那一瞬,皓月降临,繁星闪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