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延安军政大学(2/3)
“就按这个来!江山遭难之后,不管是举人还是进士,吾都未曾看到有救国救民的大材显现,这些人估计也就是中人之资,如果委以重任会耽误社稷复兴的!反倒是一些秀才之中,说不定会有大材没被发现。”
现在的这波举人和进士没人才,李振新的嘴炮一下子就把仇恨给拉满了。气的张同敞想当场暴走,可是人家举的例子又很恰当。
读书人的功业不就是治国理政?国家都被你们给治成这样了,说你们一句水平不行不成吗?如果大家都一样,还可以推说是大环境不容许,可同样的环境为何我李侯爷就能搞的风生水起哪?
秀才、举人和进士,李振新看来是没什么本质的差别。后世有人问,这三个身份相当于什么学历?穿越后小李算是搞明白了。这三个身份其实都是大学生学历,在知识结构上没什么质的差别,甚至考试的内容区别也不大。
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儿?进士就相当于985重点名校毕业的尖子生,到单位都被人当重点人才对待,不管是起点还是以后的升职加薪,都比别人好。举人就差点意思了,算是比较好的985和211毕业生,待遇一般,但混个中产阶级的生活还是没啥问题的。
秀才比较麻烦,就是个一般的二本大学毕业生。挂着个大学生的名声,可就业得自己想办法,关系硬的能在体制内混口饭吃,关系一般的只能自谋出路。
既然大家都是大学生,那就公平竞争,以后他们都等同于中学毕业生学历,想要就业还得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才可以上岗。当官又不是搞科研,不需要学霸的智商。
所有的读书人一个待遇,甚至和陕北的那些没有正经出身的高中生一样!几个举人出身的老爷,就有点不情愿了。他们纷纷找张同敞质问,为啥要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他们?
找上门的都是举人,没有进士!因为进士这身份不管是什么时代,都很有含金量,没几个待业在家的。待业在家的,也都是不准备找工作的人。
“给他们说,要吗,老老实实参加培训,要不就直接回家!军政府不惯他们的臭毛病!”李振新看着堵在张同敞门口的闹事者,直接让卫兵给轰出去了,并且放了狠话!想当官,就得遵守规则。
文官班的培训内容,是半天施政业务,半天体能训练,基本上就是军训那一套。为了让他们能接受,美其名曰,劳其胫骨、饿其体肤,锻炼读书人的意志品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