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第 9 章(1/2)
夕阳西沉,余晖中还带着星星点点的暖意,金色的光照在陆舟白嫩的脸上,趁的那双眼眸愈发的明亮。
七七提醒他看书太久会伤眼睛,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揉一揉眼睛,再抬头看看窗外景色。
这一抬头正对上窗外的陆伯庸,陆舟眼睛一亮,笑眯眯的喊了一声:“九哥好!”
陆武一听他爹来了,忍不住心里一虚,菊花一紧,双股战战。而后想到今天他一没逃学二没出去浪,还在书房坐了小半日,他有什么好心虚的!
于是挺直了脊背,叫了一声:“爹!”还美滋滋的想他爹没准儿还能夸一夸他,顺便奖赏他几两银子,下次他出去浪的时候就不用抠抠搜搜了。
陆伯庸却是没理会他那糟心儿子,而是径自走向陆舟,拿起他手里的书,笑道:“四郎认得多少字儿啦?”
陆舟掰了掰手指头,歪头道:“好多好多呢!”
“那九哥考校考校你如何?”
陆舟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陆伯庸抿嘴一乐,低头翻开书,一看,忍不住血气上涌。
陆武忽觉脊梁骨发凉,偷偷抬头瞄向他爹,迎上他爹shā • rén一般的眼神,忍不住头皮一紧。
陆伯庸颤着手指着手里的手抄本《千字文》,怒骂陆武:“你都多大了,狗爬的字儿都比你工整!”
陆武觑了一眼,小声嘀咕:“这可是我写的最好的了。”
陆伯庸:……
陆舟扒着陆伯庸的衣袖看向那本书,毫无所觉道:“小武侄子写的挺好呀,四郎还不会写呢。”
陆武: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话。
陆伯庸更加痛心疾首了,指着陆武骂道:“误人子弟,误人子弟啊!”
他扔了那册让他十分伤眼的书,牵过陆舟的小手,温柔说道:“走走走,九哥带你拿更好的书。”并殷殷叮嘱道:“你啊,以后离你小武侄子远点儿,等你小文侄子回家,九哥叫小文侄子带你玩儿。”
陆舟:“小文侄子会抓麻雀么?”
陆伯庸:……
陆伯庸道:“读书人怎么能总想着玩儿呢。”
陆舟挠挠头,不太坚定的说:“那不读书了?”
陆伯庸心一塞,一把拎起陆舟的衣领抬步往书房去,道:“你还小,小时候就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不及陆舟再说,就听脑海里哔哔哔的响起了警报声,还有七七激动的声音:“宿主,这里检索到更高级别的古书字画!”
七七所谓的更高级别的古书是相对于分布在其他各个世界的子系统所收录的书籍而言。七七从村人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他所处的朝代是陈朝,再对比其他子系统的世界,七七发现他所处的是他们之中最远古的朝代。
而在陈朝之前,还有一千多年的辉煌古文明等待探索。然而精神文明力量的衰弱已经不足以支持子系统去到更古老的朝代了。所以此时的七七相当于站在同僚们的顶峰上。等到精神文明力量重建之后,方才有余力支持子系统往更远古的时代探索。
适才在陆武的书房里,七七发现他的书籍大多是古代侠义话本,正经的书目除书院里需要学习的四书五经外,就再无其他了。足见这人是有多不爱学习。
而那些书目只要宿主可以进学,早晚都能学到,倒也不急在一时。毕竟宿主可是连《千字文》都还没有学完,他就是急也没用啊。
陈朝建立之前曾是一段大割据大分裂的混乱时代,大大小小的国家足有十余个,没有哪个政权是可以长期处在统治地位的。战乱频发的年代,大门阀大家族也未能幸免。珍宝古玩,字画孤本流落民间。
陆伯庸这一脉,其祖先发迹于陈国建立之初,历三朝,以商起家。产业多分布在南方。陆伯庸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读书人,但他却希望培养后代为士。所以便尽其所能的发动人脉收藏书籍字画。只是人微言轻,财力有限,所得不多。
唯一叫陆伯庸自得的便是找到了前朝书画大家吴道子所做《释迦降生图》。
陆伯庸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千字文》,回头便见陆舟正顺着七七的指点看向正中那排书架的顶层,那正是他藏画的地方。
陆伯庸眉梢一挑,显然并不认为陆舟发现了他的画,而是从顶层那排书架上取下一本《韩非子》。
“你想看这个?”
七七哔哔两声,显然也很激动。但它是知道宿主的情况的,便是给了他这本书,他也看不懂!
陆舟便遗憾的摊摊手:“我还在认字哦。”
陆伯庸摸了摸他毛茸茸的小脑袋,笑道:“那就先学《千字文》吧,我瞧你的进度尚可,这之后倒可以试读《论语》了。”
七七跟着点头。
陆舟也只能应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