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乡村治理,选贤举能(2/2)
郗成和吴启扬让县里的读书人为这些人撰文写赋,为做好人好事的人树典型,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并倡导县里的人们都向他们学习。
其实郗成和吴启扬作为县令和县丞,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选拔县里学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为朝廷选贤举能。
这个任务算是他们为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也不是什么重任,主要都依靠下面的乡村进行选拔,他们二人作为县令和县丞见一见选出来的人才,看看还过得了眼的就往上推荐。
这样的推荐对这些人才将来参与国考、做官升迁和建立声望都是很有帮助的。甚至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跳过国考,直接由朝廷授予官职。
开春后,经过各村学、乡里和各大户的层层挑选,推荐出了十余位学识优秀,各具特色的人才。
其实郗成和吴启扬与他们见面本来也就是走个过场。这其中一定有各大家族的关系户,也有确实有过硬学识本领的人才,只要不是不学无术之人,往上推荐完成任务就对了。
郗成和吴启扬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本来也不算太上心,在县衙大堂中每召来一人就问他们的求学经历,身家情况,核实他们所属乡里送来的材料信息,再考他们几个经文诗词和为人处事的问题,就算走过流程了。自有县衙的书吏将县令、县丞与学子的谈话问答内容全部记录成文字,用来应对上级的审查。
不过这一天,郗成和吴启扬算是碰上个硬点子了。
这个学子叫谷原中,是涂周村学子,十五岁年纪,已经考取秀才,仪阳县五大户中万家对他也有推荐。
谷原中并不像其他来见县令和县丞的人那样对郗成和吴启扬毕恭毕敬,反而有倨傲之状,让郗成和吴启扬一见面就心生不快。
郗成本来不想理会,这个年纪嘛,在他前世的现代还是个有中二病的孩子,和他计较太跌份。
谷原中的母亲是万家的远房亲戚,所以一向以万家人自诩,在回答郗成和吴启扬例行公事的问题时却惹出不小的事。
当时吴启扬问他:“谷原中,你家在何处,家中有何人啊?”
谷原中答道:“学生家在涂周村,家中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出自万家,后来改嫁村东卢家。”
郗成和吴启扬当时对这幼年丧父的谷原中倒是有几分同情。
“你已考取秀才,之前可是在村学中进学啊?”
“不错,只是村学中一同进学的村野匹夫之子愚钝不堪,夫子不得不时时照拂于他们,导致学生被累及,学习进度过慢。否则以学生之才早应考取举人了。”
郗成和吴启扬听了直皱眉头。这话显得毫不谦虚,而且对同堂学习的学生没有丝毫尊重,还颇有嫌弃鄙夷之意。郗成甚至怀疑他根本是志大才疏之辈。
随后吴启扬又当场问了谷原中几个学识上的问题,以及为官的一些方略,考验他是否才思敏捷。
谷原中对于先贤的文章对答如流,显然他在村学夫子的教学之余自己也在用功读书,对于诸家典籍均有涉猎,对于为官之道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
不过,谷原中的对为官想法完全没有对平民百姓的怜悯与爱惜,许多事情按照他的设想或许能够办成,但却要牺牲许多人的利益,这也让郗成和吴启扬实在难以对他产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