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奇哉怪哉,会试疑云(1/1)
清远书院内,此刻郗成陪着吴启扬在与宋夫子复卷。宋可为已知道吴启扬连会试都没入围,心里也感到奇怪,神情十分严肃。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在纸上将当日所答一一列出,待大略过目后,宋可为舒了一口气,紧绷者的脸也松了下来。吴启扬的答案虽然有些年轻人的意气,但并不存在发挥失常,甚至对于一些古圣经典的解说甚至颇有新意。
“子腾啊,你看这里,问你治一县时遇到灾情,县库粮食不足如何应对,你答将县中富户召集起来,鼓励他们赈济灾民,由官府为他们传名并报上官表彰,同时让富户出粮代替银钱认缴县内粮库,由主簿为他们登记入股,待平年和丰年县库富余了按股份分成,此举未免有些不同寻常,却也不失为灾年时的权宜之策,只是如此详尽的方略你在区区答卷上难免答不全。不过面对流寇侵扰,你答曰在县内召集乡勇,由都头加以训练,带领出击流寇,那是书生之言了。你年纪尚轻,又没在地方乡县当过从官,不知道灾年那乡民自保尚且顾不及,哪里募集得到什么乡勇,而都头只是地方捕盗的官吏,所凭不过一夫之勇,多数既不知如何练兵也不懂兵法,就算能带着一批面黄肌瘦缺乏训练的乡兵,哪里能战胜穷凶极恶的流寇。为师不说该如何应对,你自去领悟。我知你与凯元帅家的小子交好,他与你说兵,你不愿习武倒也不妨,不过他年纪轻轻,于兵法可是颇得凯元帅手下谋士强将得真传,这兵家学说你学一些也是有好处的。须知我朝虽然分文武国考,文考从文官,武考出武官,可是也多有文官从军,武官从文的例子。那兵部尚书王崇仙当年是从州官之职擢升兵部侍郎,我朝文官之首右相朗开明则是出自军中,可见一介武夫或是只识书的文人大多只能屈居下官。”宋可为对吴启扬很是用心,评论学生的答案细心之余还是以启发为主,同时对这个学生期望颇高,一出口就以右相和兵部尚书为例。
“子腾你不要灰心,须知求学一途许多困顿,你年纪尚轻,自小一帆风顺,受些挫折也不一定全是坏事。今年不过,三年后再去便是了,以你的学识,中进士是看得见的。”宋可为又安慰自己的学生道。
“师傅教诲,弟子谨记,当不折不挠,以扬我门学问为己任。”吴启扬虽然心情一团糟,对于师傅的耐心教导还是很感动。
“宋夫子,我觉得不对。”郗成大胆地向宋可为提出疑问。
宋可为早就知道他这个学生的仆从,郗成与宋夫子也见过几面算是相熟了,连他的字也是宋夫子起的。
宋可为知道郗成考取举人后,就知道一定是吴启扬在偷偷教他。本来他开馆授课是要收取高额课费的,吴启扬此举有违师徒之道。可是吴启扬是他的得意弟子不好太过苛责,而且他宋夫子本就讲求有教无类,他的弟子都能将仆人教到考取举人,于他也算面上有光,因此就默认了郗成这个外室弟子。而这次郗成考中贡生,更是让他刮目相看。宋可为问了郗成几个会试的问题,便知他考取贡生是名至实归,而且从两人的的答案可以看出,郗成对于他家少爷的见识学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哦?伯昂说说你的看法。”宋可为心中其实也对学生的落榜有所疑,只是不经调查不好妄下论断,且听听郗成能说出什么道理。
“宋夫子,少爷的答卷虽然与世俗略有不合,但总体上中正平和,一展所宋夫子所教,我不信今年的优秀考生如此之多,竟能将我家少爷挤出榜单。我怀疑那评卷之人是否公正,是否偏向一家之学。”郗成一时间也说不出许多道理,但还是想利用宋夫子在帝都学界的影响力,最起码替吴启扬争取一个复议的机会。
“我其实心中也有疑虑,会试的主考副考出自会文馆,里面我多有旧识,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下,究竟子腾因何落榜。对了,那常家二子常林枫不是子腾你的好友吗,他新入会文馆,你也可让他帮忙。”
出了清远书院,正碰上“大岳七俊”中的华灏、罗宗厚和庞烨,他三人已知晓吴启扬会试落榜,特来安慰。
“景川兄,乾文兄,少炎兄”吴启扬对着三人拱手,郗成也一一行礼。
“子腾兄,你的事咱几个都知道了,为兄在仪仙楼设宴为你出出晦气,咱们边喝边聊。”华灏一摆手,带着众人向位于城南的大岳知名酒家仪仙楼走去。
华灏在仪仙楼的顶楼订了一个包厢,从窗外望去可俯瞰大半个大岳城南。
只是众人心中各自有事,没有看风景的心情,连陪酒的姑娘也没叫,连布菜倒酒伺候的小厮也赶了出去。
郗成因为已是贡生,又看在吴启扬的面子上,虽然名义上仍是吴启扬的仆从,也得以与这几个灵骞王朝最顶尖的官二代们同席。
“子腾兄,以你的文采,得不得殿试头三甲是两说,区区会试过不了实在太过诡异,莫不是你看花眼,答错了题?”酒过三巡,罗宗厚终于打破喝闷酒的僵局,问起心中的疑惑。
“乾文兄,小弟也不知究竟,许是所答非主考学士所问。或许小弟命里有此波折,只好明年再来了。”吴启扬有些丧气地答道。
“罗公子,华公子,庞公子,我家少爷的恩师宋夫子已看过复卷了,所答应没有太大的问题,亦无惊世骇俗之言,就算再不合阅卷学士之意,断不至于落榜啊。”郗成知道吴启扬心情不佳,替他补充道。
“既然宋夫子也看过复卷,那子腾的答卷断不会出太大的偏差。伯昂,你是子腾兄身边的人,又和他同科考试,是最知道实情的,你觉得如何?”华灏又问道。三人知道郗成是吴启扬的心腹,离高中进士又近在咫尺,对他很是客气。
“三位公子,我以为此事必有蹊跷,请为我家公子主持公道。”郗成直截了当地提出。
“伯昂,莫要信口开河。”吴启扬忙替郗成遮掩,这完全没证据的事,要是真闹起来,会给几个兄弟,甚至各自身后的家族带来麻烦的。
“子腾兄,伯昂倒是把我心里想的说出来了,这事绝对有问题。”庞烨性子直,一杯酒下肚就直接说了出来。“要我说,你们就看这会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都是谁?主考官是会文馆副馆长田浩然,副考官是会文馆学士李亮和路时勘。那田浩然看着正气凛然,不偏不倚,其实暗地里早已依附左相朗开明,李亮是靠田浩然才升的学士,那路时勘干脆就是朗开明门生!我这就让老爹去查查,这会文馆怕不是个贼窝,难怪常大哥也总是在里头受窝囊气。”
“少炎噤声,小心隔墙有耳。”罗宗厚还是比较谨慎,赶紧提醒道。
“不妨,我父亲与仪仙楼的东家相熟,今天顶楼只有我们一间有客。”华灏早已安排妥当。“子腾兄放宽心,我也会让家父心腹的几个刑部官员去暗中调查,若其中确有不法之事,定要还你个公道。少炎兄,若查清实有冤情,还要劳烦庞御史向陛下上奏。”
“那是自然。”
“如此,便先谢过几位兄长了。”吴启扬见几位兄弟对自己的事如此热心,也很是感动,举杯先饮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