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大哥叫李定国 > 第五十七章史书上写的是‘吃人’

第五十七章史书上写的是‘吃人’(3/3)

目录

文官用剥削所得,过着糜烂生活,武将用空饷、兵血所得,培养家丁,作为作战的主力……

并且要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变战争的胜败,已经不是一两件小技术小发明所能改变的了。

(作者小小吐槽一句:明史不能看,看得想骂人,掏空了国家,培养出来的宁锦大军,最后成为了明朝的掘墓人——天下土地,八成都是此部或dú • lì、或参与打下,送给满清的!)

另外,火绳枪上的盖子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明末火绳枪多达十余种。

很多枪械的盖子,都需要枪手手动打开或闭合,这会增加枪手的操作程序,降低射速。

在紧急情况下,新兵枪手还很可能因为紧张,忘记打开火药池盖,导致火绳无法点燃火药池内的火药,从而射击失败。

只有很少的一些火绳枪上有较为复杂的机械联动,在枪手扣动扳机时,火药池盖会自动弹开,确保点火正常。

但这些装置都无法彻底解决,大风吹走火药池内火药的问题。

毕竟火药池盖总是会打开,这会让风“趁机”吹走火药池内的火药。

要想真正解决,大风天气里火药池内的火药不被风吹走,需要等到将火绳枪发展成燧发枪,或是击发枪的时代了。

因为这两种枪械的“火药池”都非常深,尤其是击发枪。

在应对大风天气时,不至于像火绳枪那么被动。

作为一个资讯大爆炸时代,穿越过来的人,窦逐北自然知道火绳枪受天气影响极大,应变能力也差。

其战时击发率只有不到十分之七,而燧发枪的战时击发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1834年,英国人测试燧发枪的击发率时,统计发现在不同天候射击6000发,燧发枪却只哑火了922次,远低于火绳枪。

与燧发枪相比,击发枪就更能解决大风天气里,“火药池”内火药被大风吹走的问题了。

因为击发枪上根本就没有火药池了!

其尾部只有一个火帽击砧,用来放置火帽,而只要火帽套在击砧上,那么击砧就处于封闭环境下,根本不存在火药被大风吹走的情况。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