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史书上写的是‘吃人’(2/3)
而火绳枪士兵,一样是将引发药倒在药池内,然后将一根火线夹在龙头上,又掏出火折子吹燃,点燃引线。
就在此时,区别开始出来了,天上不停落下的雨水,给火绳枪带来了麻烦。
不是引线被雨水打湿造成了熄火,就是引药池的火药受潮,无法击发……
燧发枪都已经击发了两轮了,而火绳枪这边,有士兵竟然还在和雨水较劲!
窦逐北轻笑一声,火绳枪的短板暴露无遗啊!
实际上火绳枪不单单害怕阴雨潮湿的天气,就连刮风天,一样是很难射击的。
在明末,就有一次与鞑子大战的时候,因为大风,而导致火绳枪失效,从而被清兵大败的……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火枪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归属为突火枪、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燧发线膛枪。击发线膛枪,后装线膛枪,半自动、全自动……
在火绳枪出现之前,一些制作精良的火门枪上,就已经有了可以旋转的火药池盖子,平时盖上,战时掀开,可以用来防风、防漏、防潮。
这种设计,在东、西方都出现过,但不是主流,之后这种装置在火绳枪上才变得最为常见。
但很多时候,技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明末的情况是——枪炮匠人们,早就知道防止火药被大风刮走的解决办法了!
但是上级官员层层克扣,给予匠人们的资源和金钱,别说制作防止火药被风刮走的小装置了,匠人们连吃饱饭都难!
更别提制造出质量合格的先进火绳枪了。
文官的漂没有多么恐怖,在历史上有一个鲜活的例子——
朝廷拨给毛文龙的一百万银子,到了毛文龙手上,竟然只剩下三十三万两!
这是文官要杀毛文龙,疯狂弹劾他时,毛文龙大怒,以三连问崇祯“皇上知否”的奏章原文所记录。
这还是对一镇总兵,如此狠的漂没呢!
若是到了普通士卒手上,还能剩下多少呢?
明后期,将领克扣士卒粮饷、官员克扣匠户粮饷已经是一个无官不做的现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