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三家游戏(3/4)
悟空说的很直白从怎么抓到怎吃都很详尽,这色诱这一招不就是《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的本事么?像悟空八戒这样落草为寇的尚且要享受人肉一番,那些土生土长的妖怪更是要大快朵颐了。
(二)神仙“吃人”:只要供奉。
而天界则需要凡人提供的供奉、神祇、庙堂来供养山神土地等基层神仙体系,顺便为玉帝老君等提供奢侈品资源。换句话说人间的供奉直接决定了天界神仙的生活品质。
原文第六回观音举荐二郎真君:
甚至玉帝等顶级神仙也要享受人间烟火。第八十七回:
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
玉帝为此还专罚凤仙郡三年无雨以立天威。妖需要吃人来保证自己的生存,而天界则需要凡人供奉以维持整个神仙体系。妖吃的人越多,天界得到的供奉就越少,神仙体系也就越不稳定,所以妖神两界的对立是基于经济基础导致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之所在则上层建筑绝不能改变。天界对妖精的态度一贯都是无理由打杀(除非你有极高仙缘能够“招安”),此举完全是基于物种利益之别,而非好与坏、
善与恶、正与邪的分别,即便是确保车迟国风调雨顺的虎鹿羊三力大师也是该死的,就算是shā • rén越货理应万死的逆子草寇(第五十六回)也是不能杀的。正是有这些恶人才会有更多的人来供奉佛祖以求庇护,但是妖精吃人却直接削弱了天界的的影响和控制力,自然是不能饶命。从根本上说西游世界中的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不是客观的公平公正,而是基于天界利益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西游记》深层次反映的正邪取向的问题:神妖对立并不是正义与否,而是利益取向的区别。
三、神仙也并非全知全能。
在《西游记》当中,神仙并未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全知全能,神仙也有自己未知不解,无能为力之事,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之下,才有动力推动事情的发展形成世间之变数,才有了西游世界中万事万物的蓬勃与发展,否则所有都在神仙预知控制之中,则结果早已注定,起因则无关重要了,那也就没必要推动取经之事了。
孙悟空出生之际,惊动天庭,但身为天地共主之玉帝居然不知其然,并派出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去打探消息,回来得报。若玉帝全知全能,何必又派千里眼顺风耳前去打探呢?
而且该文当中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也就是悟空的出生只有天庭内部人知道(轻描淡写的“不足为异”,没人把悟空当回事),也就是说当时第一时间得知悟空出生之时只有玉帝,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并不知情。但是由于老君与玉帝的****的体制,再加之老君好广授仙缘访宝求物的个性为后来点化悟空埋下了伏笔(后文详细分析)。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佛祖此时还对此事一无所知,毕竟那时对西牛贺洲佛祖还并不能有效控制,东胜神洲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