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六十八章(1/3)
吴老板脸上和煦的笑容维持不住了。
这世上,总归是有些伤心事,不愿意再去忆起。
只是,自己终于以为忘记了,却又会在某个时刻,因为某样东西,某个人而又会清晰。
比如,那枚雕刻着莲花的青玉玉牌。
他自有也有一枚。
那是他十八岁和心上人定亲的时候,寻得的一块青玉,找了北齐最好的雕刻师傅,做了一对并蒂莲玉牌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心上人。
他们成亲的那几年,时局动荡,家国战火四起,到处都不太平,他又继承了祖业,做的是和邻国通商的买卖。自然是不知遭遇过多少凶险。
可同她携手此生,不论多么凶险的处境,只要一想到她在家中等着,他就不会害怕。
他们却像是蝼蚁,生离死别从来由不得自己。
吴老板苦笑了起来,他的原配夫人,是他此生挚爱,毋庸置疑。
只是……
“吴老板,是我着相了,多嘴一问,还请您莫怪。”赵云兮轻轻地垂下了眼眸,摸着荷包中那块青玉。
或许是她不该如此追问。
吴老板从前或许同原配夫人鹣鲽情深,许下过要白头偕老的约定,可是斯人已逝……
这世上并没有要求一个人,能够为逝去之人永远守身如玉的道理。
世事皆有遗憾。
阿莲看出了吴老板此刻心情不好,便撒娇道:“阿爹,阿娘说了,今日她要亲自下厨做菜,您若是看完了账本,让咱们早些归家呢。”
吴老板回过神来,神色复杂的看着长女,却不经意间却流露出了对长女的疼爱,“你先回去劝你阿娘,家中有厨娘,让她好生歇着莫操劳。”
他收拾好了心情,回过头看向赵云兮,淡然一笑,“楚姑娘,此事与你没甚关系。”
“你不必介怀。”
赵云兮点了点头,垂下眼再也不说话了。
一时之间,堂中气氛因为这一块玉牌,而凝滞不前了。
赵明修瞥见身旁的小姑娘,心情怕是不好,便起了离开的心思。
“韵儿,我们叨扰了吴老板多时,该告辞了。”
赵云兮点了点头,她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们起了身,同吴老板道别。
吴老板却是挽留道:“天色渐晚,楚公子,楚姑娘不如同吴某一起家去用膳?”
明明他心情不好,却还是想着这兄妹二人从大楚来到北齐做生意,也没甚个去处,他还可以传授些做买卖的心得。
赵明修垂眸,询问着赵云兮的意见,“韵儿?”
赵云兮抿了抿唇,声音像是蚊子般大小,“我听阿兄的。”
赵明修这才回答:“吴老板盛情相邀,楚某却之不恭。”
吴老板松了一口气,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回那明显心情低落的小姑娘。
其实那日初见这位小姑娘时,他便心中一动。
偏偏长女又说像是在哪儿见过她一般,让他不由得就更上了心。
此时此刻,看着她的侧脸,是有些熟悉感。
这份感觉带着像是与身俱来的亲切,让他难以言明。
听见他们答应了前去用晚膳,吴老板松了一口气,带上了些许的笑意,“请。”
等在棉花铺外的几个人,看见他们出来了,正要上前去,却见赵明修忽而抬眼看向他们,示意不用跟上。
“主子他们这是要跟着吴老爷去哪儿?”白琅吃惊道。
鸣音原是懒得理他了,却还是同他解释起来,“他们去的方向,应该是吴家。”
白琅恍然大悟,不由得夸起了鸣音,“鸣音姑娘果然是冰雪聪明。”
鸣音摸了摸手上的鸡皮疙瘩,朝前走去。
她又不傻,白琅这是在装莽,故意奉承她。
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着这条街上的棉花铺是吴家的总店,是以吴家老少住的地方,距离吴家棉花铺并不远,走过了不到一二百步,可见一处宅院。
北齐同大楚,修建房屋的手艺虽不相同,北齐房屋大多是用干草混着黏土做外墙,内里却用各色毛毯和金银器具,装饰的富丽堂皇。
吴家可是在北齐经商的楚商翘楚,生意做的极大,宅院自然修建的也极不错。只是到底还是大楚人,保留了大楚的特色,金银器具少见,多以瓷器作为陈设。
院中还修了小小的一处花坛,栽种着从大楚移植过来的植物,长势却并不好。
赵云兮踏进了吴家以后,第一眼瞧见的便是花坛中那棵槐树。
槐树在大楚常见,可长成参天大树。
而到了北齐,这棵槐树却见颓势,枝干细小,树叶纤细。
赵云兮险些没能认出来这是槐树。
见她看着花坛,吴老板便笑着解释道:“这棵树是我从老家移植而来的树苗,算算日子,它也已经种下了十七年,只可惜不比在大楚,水土不服,多年来精心呵护,也只能长成这般。”
终究是他乡之物,背井离乡,要想在这里扎根发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异乡人,亦是如此。
吴老板如今在北齐做了十几年生意,在此地娶妻生子,何曾不像是这棵槐树,想要活下去,就得克服千难万险。
赵云兮抿了抿唇,倒也没多问。
吴夫人已经知道吴老板带了那日的兄妹前来用晚膳。
她和吴老板同床共枕了十几年,对吴老板了若指掌,这几日吴老板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终不得安眠。心里恐怕是有些什么。
刚刚女儿回来也告诉了她,说那位楚姑娘身上佩戴了,一枚与吴老板珍藏多年的玉牌样式相差不多的玉牌。
吴夫人心里头就猜测到了七八分。
她并不是吴老板的原配夫人,这件事当年和吴老板成亲前,她就已经知道了。
吴老板有一位感情深厚的原配夫人,死在了战火之中。
而吴老板这些年待她很好,二人也是一对和睦的夫妻,可吴老板没有忘记过原配,这是不争的事实。
她心里忽然就有些不舒服,却又本着不拂自家夫君的颜面,而笑着从屋中走出来迎接。
她不大会说楚话,可也能说上两句。
走到了他们面前,便双手抚着肚子,朝着二人微微颔首,见礼道:“楚公子,楚姑娘。”
赵云兮也颔首同她见礼道:“吴夫人。”
“快请进。”吴夫人带着得体的笑容,并不见那些个心中的不舒服。
许是在家中,她穿着家常衣裳,就更能凸显怀着身孕的肚子。
赵云兮只见过贞娘怀孕时的模样,贞娘怀胎八月的时候,肚子就同吴夫人的差不多大了。
看来吴夫人这一胎差不多也是如此。
只见吴老板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吴夫人,朝屋中去,“你好生歇着就是,怎么出来了。”
吴夫人依偎在他身旁,笑道:“有客人来,主人家不出来迎接,倒是失了礼数。”
赵云兮跟在后头走着,不知不觉叹了一口气。
这样一对恩爱夫妻,看上去倒是很相配。
她看着吴老板熟练地扶着吴夫人坐下,又朝她背后塞了一个靠枕,能让她减轻负担。
看样子便是做惯了的。
吴夫人含蓄道:“老爷,你同客人们说一说,今日准备的都是北齐菜式,也不知道他们吃不吃得习惯。”
吴老爷耐心的点点头,问了他们。
赵云兮忙道:“无妨的,北齐菜也很不错。”
她突然就生了后悔之意,她来的时间可真是不够凑巧。
吴夫人看上去就是要临产之时了。
她可不想做个坏人,让吴夫人和腹中胎儿有异。
原是想要趁着吴老板心神震荡的时候,一鼓作气问上一问有关她生母的事。
赵云兮也就问不出口了。
屋中四人,皆有各自的心思。
倒是阿莲,给众人分着羊奶茶,不住地自豪夸赞着,“这是今早刚挤出来的羊奶煮的奶茶,你们喝一喝,不会比大楚的茶差。”
她阿爹就是喜欢喝大楚的茶,绿油油的不说,味道还极其清淡。他们的羊奶茶就不一样了,煮开以后加上点儿糖,味道就极其不错。
众人喝的都没什么滋味,只有吴老板看着长女,笑道:“阿莲这孩子长在北齐,是同大楚的闺秀们性子不同,叫你们见笑了。”
话是这么说,孩子是什么模样,还不都是父母教导出来的。
可见,吴老板待长女一向是放纵的,让她能够无拘无束的长大,方才养成了这般活泼的性子。
赵云兮心中跟明镜似的。
她喝了一口温热的羊奶茶,便听吴老板开口问话。
“楚公子和楚姑娘,家中可好?”
赵明修倒是老神在在,“我父早年间去了,祖母前两年也仙逝,家中只有母亲尚在。”
吴老板点点头,心里头说不出是失望多还是庆幸多,“那楚公子的买卖,最好还是要留在大楚,父母在,不远游。”
“古人的话,说来都是有几分道理的。”
“莫等到为时晚矣,才后悔莫及。”
吴老板说完这番语重心长的劝说,一时之间自己也感慨良多。
人何尝不是失去了以后,才会后悔。
赵明修又问:“听闻吴老板是十几年来,搬来北齐定居。”
“那时我年岁还小,只记得那几年柳州都在打仗。”
吴老板就点了点头,“不错,当年西戎铁骑进犯,咱们柳州又是同西戎交界处,一天到晚都乱的很。”
“可咱们这生意人,为了能全家老小吃上口饭,也得在外奔波做买卖。”
“唉……”
他话开了个头,却有些说不下去了。
他搭在膝上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老爷。”吴夫人握住了他的手,宽慰着。
场面一时有些悲伤凝重。
只有阿莲,困惑的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着实想不明白今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阿爹平日里多么沉着稳重的一个人啊,今日却情绪失控了好几回。
赵云兮握紧了手,忽而就不想听下去了,她起了身,“吴老爷,我可以请阿莲姑娘带我参观一下你们家吗?”
被她这样一打岔,吴老板心头的悲伤到底散了些,他笑道:“也好,阿莲啊,陪着楚姑娘去各处转转吧。”
阿莲乖巧的点了头,起身用着并不熟练的大楚话,“楚姑娘,请。”
她们二人是同父异母的姐妹,这件事也只有赵云兮自己知道。
同阿莲并肩走的时候,赵云兮便也不住地打量着她,阿莲比她还小几岁呢,却是同她差不多高。
也不知是不是喝羊奶能长得高些。
“楚姑娘,你和楚公子是从柳州来的吗?”
赵云兮缓缓说道:“不错,我们小时候住在柳州。”
阿莲还是能听懂一些大楚话的,却听不出这句话里含着其它意思。
她点了点头,小脸上就带上了些许的忧愁,“楚姑娘,我阿爹听不得柳州两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