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骨鲠忠臣杨国忠 > 102章 答案

102章 答案(2/3)

目录

地方官府,不过是它们的附庸罢了。

这是一个乡村占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时代,农民人口占比也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失去了这部分人口和土地,那么,这个国家究竟在统治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君王是昏庸或是睿智,朝堂上制定出的政策是优还是劣,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是一些高端局的玩家自相娱乐罢了。

因为他们根本影响不到偏远而广袤的县乡里去。

更确切地说,在现有的基层统治现状下,朝堂上制出的对百姓和帝国有利的政策,是无法在基层被推行并实施的,但若是对豪强劣绅有利、而百姓不利的策略,会变本加厉地在地方上实行开来。

雪上加霜的是,杨钊还看到了,帝国的基层统治队伍也是弊病百出。

相比于社会上的其他阶层,县衙内的官差,无论素质还是才能,都明显要胜出一筹。

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大半精英人才,都汇聚在县衙内了。

便是这些人才聚集在县衙内,却能把一个扶风县带到了悬崖边上,令人痛心。

若是单个去考察他们每个人的本心,不乏胸怀抱负者,也不乏县内百姓的同情心……可当他们聚在一起,却只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遇事就相互推诿,有功劳则一哄而上。

说到底,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官场的制度和风气有问题。

便以李贞元为例。

他并不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也不是应当被下狱问罪的贪官污吏。

他仅是出于人性本能,害怕承担过失的责任,外加一点权力欲,就能在杨钊改变县内现状的途中处处为难,直至要用毁堤淹田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除掉杨钊。

继续推演下去,扶风县贫弱,来县内任职的也基本是进仕无望的贫寒子弟,他们的本性大多不坏,也具备基本的能力,对民众也还算了解和亲近,便已是这幅模样了。

杨钊有理由相信,在这个以门第出身为主要依据的时代里,其他县衙的官吏队伍只会更糟糕。

因为在那里,充斥着大量不学无术、品性顽劣且仗着家世胡作非为的,仅仅依靠门第荫庇而入仕的官宦子弟……

以上种种,最后都转化为沉重的灾难落到普通民众身上,让百姓们不堪重负。

特别是当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整个社会便会陷入动荡。

回想起刚来到这个时代的疑问,为什么大唐正值盛世,安禄山一个边镇节度使发动一次并不算高明的兵变,便能瞬间将这个帝国拖入深渊?

至此,杨钊总算得到了答案。

因为这个帝国从根子上已经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