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章 35文钱一亩地(2/4)
杨钊看着李审,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反倒是李审看得很通透,隐约还有些豪气:
“我出身贫寒,是开元二十三年中了明法科,才谋得了这份县衙录事的差事。这些年浑浑噩噩,辗转了几个地方,却一直干着录事的差事,仕途上没有长进,倒沾染了一身的污浊气……
“不过,我也是知晓民生疾苦的,只是人微力薄,无能为力罢了。
“杨县尉的此番做法,我打心底是认同的,也是敬佩的,所以你也不必为我考虑什么。我只盼着杨县尉能做出点成绩来,叫李某知道什么叫‘为官一方,造福于民’。那样的话,等到我辞官归乡的时候,心里才不会觉着遗憾……”
李审同时小声提醒杨钊:“这个刘老根和玉溪园里有些瓜葛,杨县尉要去玉溪园,可先同他好好聊聊……刘老根的田契在我那,我待会就派人送到你府上来。”
“知道了。谢李录事提醒。”
李审离去后,杨钊让史大个将三十几个犯民当场释放,并将公凭张贴在县衙外的八字墙上,以示公告。
单单留下了刘老根。
正好到了下差的时间,杨钊便干脆将刘老根带回到自己的住处,向他详细询问被玉溪园强占田地的前后经过。
刘老根思路清晰,又存着对杨钊的感恩戴德,把整个过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这时,李审也如约派人送来了田契。
杨钊先看了田契上的落款和印章。
有县衙的朱印,这意味着田契上的田地转让是被县里认可了的,具有合法性,也就不能说是强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