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制度(3/3)
三府之下又按照不同职责分设各部细管诸事。
如政务府下的行政部,户籍部,商业部,工业部,农业部,税部,工部,学部,卫生部等等。
各部设尚书一名,侍郎两名,下又根据不同职责明细,有不同细分,又设处,局,科负责,处设主事,局设监事,科设都事分管,细管诸事。
司法部分设官寺院,大理寺院,御史院,由都寺长,和都御史负责主管,又分设左右副都寺长,副都御史。
在司法府设置大理寺院,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大理寺院是审核,监审官寺院和御史院之所,二则是大理寺院李郓打算将其作为制定法律之所。
目前肯定没办法设立后世那种大会制度,所以专门设置一个制定律法之所,同时负责监督,监管,审核律法,法律推行,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便是主管军事的军事府。
军事府下分设军部,参谋部,五军都督府和后勤装备部四部组成。
军部自然管理各地兵马府,兵马司,兵尉局等,参谋部则是李郓新设的部门职责和后世参谋部差不多,后勤装备部自然也是主管后勤和部队各种装备诸事。
但这之中又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那就是五军都督府。
这是主管正规军的机构。
原本李郓打算将其dú • lì出来,单独成为一个dú • lì府存在。
但思来想去,李郓还是将其放在了军事府之下。
在李郓看来,与其单独成府,不如让其归入军事府下,这样也方便管理不是。
更别说虽然五军都督府归入军事府。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dú • lì部门,dú • lì的机构,不同其他各部,李郓打算亲自管理五军都督府,加上几乎肯定会成为军事府中丞的于海皎。
如此李郓便可保证军队在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军队在手,军权在握,李郓就完全不担心会出任何乱子。
再加上李郓打算自己这套行政管理制度,全部由自己培养的人才充任,未来也是要从自己的教育体系中选拔人才。
哪怕如今李郓知道谁和谁有大才,但不在自己的教育体系内洗礼一番,李郓可不想任用。
不为别的。
李郓既然要创造一个新时代,人才就肯定需要选拔,培训,教育新的人才。
老式人才,自然就得全面放弃才是。
新的时代,由李郓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