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9章 发展(中)

第9章 发展(中)(1/3)

目录

“好是好,可我们没这么多人力去完成啊,而且这里虽是无人区,但是东江向东七十里是惠州府城,向西四十里是南海卫城,我们在这里建桥,他们不会有所察觉吗”

李郓皱了皱眉,又说道。

“我详细询问过黄家村的人,这罗浮山连绵数百里,平山也有近百里之多,高数百丈,山中多林,人迹罕至,而虽然沿着东江可以由南海直达惠州府城,但顺流而下还好,要是溯江而上,那就太困难了,加上每年夏秋两季河水暴涨,两岸河岸又不宽阔,故而这里虽为官道,但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行走,连驿站都没有,惠州,包括潮州的人,前往广州,一般会北上河源,长宁,再西行前往府城,这也是由江西南下的必经之地,所以这边虽然是主官道,但其实早已废弃,一年也见不了多少人”

刘元稷向李郓说道。

“那人力呢,如今整个村子就只有不到五千人,真正的青壮也就是还不到两千,其余皆是老弱妇孺,而如今我们又要挖掘水渠,又要开垦荒地,又要砍伐树木,又要烧制红砖,又要修补,新建房舍,人力已经捉襟见肘,我们又拿什么去修桥铺路,甚至一路延伸至海滨之地,挖池煮盐呢”

李郓起身摊手向刘元稷说道。

见李郓神色颇为无奈,刘元稷也有些恍惚起来。

“所以我才来找你商议一下啊,我需要的人也不多,我算过了四五月便是东江河水暴涨期,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也就是一两个月,我打算先以五百人修建从山谷到东江边的山路,宽度在十五到二十米左右,等夏季过后,洪水退去,就开始修建桥梁绳索,最后就是一路延伸至海滨即可,大约工期一年左右,主要还是看绳索牵引的时效,要是绳索顺利,或许要不了一年”

刘元稷又说道

“别说五百人,五十个人我都有些困难啊,还有你真觉得仅靠五百人就能在一年内修通一座跨度二三十米,宽度二十多米的长桥吗,还有两条宽近二十米的翻山越岭的道路,你是太低估了后世基建狂魔的能力还是太高估了这些山民的水平啊,还五百,我看五千人也不见得一年内修得通这样一座桥和两条道路,别忘了,他们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更没有什么文化,仅仅只是一腔热血和一些简陋的工具,他们能做到吗”

李郓瞪着刘元稷,愤愤的说道。

刘元稷听后,默默的低下了头,默然不语。

李郓见此,暗叹一声。

“老刘啊,我知你有心,可如今我们确实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你看,那些土豆已经发芽了,最多四月,便会收获,到时候我们还有这些山民,就可以告别吃野菜,山货的日子了,等红薯,玉米成熟,收获后,明年我还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并开始种植大豆,黄豆,棉花,高粱,水稻,我问过山民,这些种子,县城内就有购买,一斤水稻种子大约三四文左右,也不贵,只是如今土地有限,现在也只能先砍伐树木,圈起来造田,不过有了巨型水车,我们可以将水引入山上,用来灌溉,也不困难,如今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先养活这些山民,养活我们自己,至少也得先填饱肚子吧,发展才是硬道理,先吃饱了,再说其他,而且我看了你那种水力印刷机,我忽然想到后世那种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我觉得你可以在这两样上上上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