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3/3)
胡公公接下来念出的内容很是惊人,那本蓝皮书竟是一本记录官员受贿、盐商行贿的账册,一单单行贿记录上,详细的记载了行贿的时间、行贿的地点、行贿人和受贿人的名字以及行贿的钱财数量,更有不少行贿物品是珠玉宝石、稀世珍宝,最后也都分门别类的一一记录在册。
跪着的五人几乎无一例外开始出现流汗、紧张、发抖等心虚的症状,更有甚者既然害怕的晕了过去,另一边站着的几十名行贿官员的盐商情形稍微好点,还没有出现晕过去的人,只是流冷汗、牙齿打颤、浑身发抖的不在少数。
皇帝又开始表演上了:“呵呵(冷笑),你们可都是朕任命的好官啊,你们(盐商)也都是朕的好子民,很好,都很好,李在元,说给他们听听,按律该如何处置他们。”
御史李在元开始配合皇帝一起充当白脸:“江心(假名字)、沈万明(假名字)等人按律当斩,一干行贿的盐商按律当抄没家产、发配充军。”
皇帝口里说道:“就照律法上说的办吧,李爱卿,速速将此五人带下去,关押起来,朕在扬州期间择日问斩,朕要让两淮百姓亲眼看着这些贪腐官员的下场,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整治**的决心。这些盐商也一起押下去单独关起来,家人不得探视,等把事情都问清楚在连同家人一起关起来。”说到最后一句话,还很是气愤的‘哼’了一声。
皇帝当然不是真的要把这些盐商一锅端掉,毕竟朝廷要依靠他们往内地输送百姓生活必须的食盐,也要依靠他们带给朝廷每年上千万的盐税,盐税一直是支撑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占到每年全国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现在除掉这些人,谁来替朝廷运送食盐,上缴盐税?所以皇帝如此刻意的表现更多是在恐吓这帮盐商,以便一会儿更顺利的敲诈他们,当然也起到了严厉警告威胁震慑其他盐商的目的。
皇帝和目前在场众人都是唱白脸的,眼下这情形就差个出面劝诫皇帝、替众人求情唱红脸的人,于是说曹操曹操到,唱红脸的就适时出现了。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惯会配合皇帝演戏、一演就是三十年的皇帝亲妈——太后老佛爷。
太后来的正是时候,早一点,李在元口中的律法还没说出来,皇帝恐吓的话也还没说到位,晚一点,这些盐商就该押到监牢听不见太后求情的话了。
“皇帝,你这又是在做什么?你不记得上次南巡来扬州的情形吗?你还记不记得这里头有多少人曾陪着皇帝游过瘦西湖,他们连夜给皇帝建起的那座白塔可还在呢。皇帝怎么可以如此办事?天下老百姓又会怎么想皇帝你?翻脸不认人?他们行贿纵有不是,也罪不至此。怎么能轻易就将他们发配充军呢?今日哀家破一回例,替这些两淮盐商向皇帝讨个恩典,现如今西北正在用兵,不如让他们给西北的将士捐些粮食衣被,若西北战事胜利了,可是他们的功德一件啊,皇帝也好免去对他们的责罚。不知在场的众位对哀家说的话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太后一进来就开始劝皇帝,临了把她和皇帝早已设计好的借口说了出来,盐商们此时能说不愿意吗?
那些缩在一边听太后求情的盐商,此刻就怕自己表现不够诚恳,忙着跪下向皇帝磕头,满口的愿意夹着恳请皇帝宽恕的求饶,整个大厅一时哭声四起。
“皇额娘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如此责罚恐天下人心不服。这样吧,暂且免了对他们发配充军的刑罚,让他们每人到李爱卿那里登记捐献物品的数量,最后则合成银两着户部统一筹集粮草衣物。此外所有行贿盐商的官卖资格一律取消,等朕离开之后着李爱卿重新挑选盐商接手。”皇帝这番话才是真正的厉害,比起太后的建议,那可不只是高明了一点。
行贿是盐商们花的第一笔银子,赎罪花的是第二笔银子,重新争取官卖资格则是他们要花的第三笔银子,乾隆的一次南巡,短短数日,就有近千万两白银到手,只是把两淮盐商们心疼得几乎要吐血了。
皇帝离开扬州之前,当着满城老百姓的面亲自监斩了五位受贿官员,行刑那天,五个人被分别架上十来米高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