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空军建设(1/3)
“真是年轻有为。几位的大名我早就听说了。”
看到目前武昌飞机制造厂的几个工程师之后,张学文真的是由衷的感到高兴,还有佩服。
空军。
尹昌衡和郭松龄来到武昌,和中国航空大学的校长、武昌飞机制造厂厂长秦国镛会和。然后考察了中国航空大学,也开始了解空军是怎么样的。然后就来到武昌飞机制造厂,和这些飞机制造工程师谈谈。
毕竟尹昌衡和郭松龄都是陆军出身,这一次寿命组建空军,他们对于空军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概念。还是要跟秦国镛他们好好学习。
已经快半年时间。
尹昌衡和郭松龄两个人对于空军的发展已经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一次尹昌衡、郭松龄,以及秦国镛、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丰都来到了北京。
讨论空军的发展。
真的太年轻。
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丰,年纪最大的巴玉藻才二十四岁。其他的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却是目前中国整个飞机工业的核心人物。
这是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在国外比任何人都要刻苦,拿到了最好的成绩。
“几位能够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我们一点工业基础也没有的中国,我深感佩服。”
“总统,我们是中国人。当初去英国、美国学习,就是为了有一日回报祖国。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当然要回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中国不会比他们差。”
巴玉藻在几个人当中年纪最大。
也是此次武昌飞机制造厂的总工程师,因此立马站起来表态。
“好,好。”
张学文非常高兴,因此兴奋道:“硕权,你说说我们国家连绵五千年,还能够屹立在世界,我们的文化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有这些民族栋梁,不计较个人得失。”
“是啊,总统。有这些年轻人在,何愁国家不兴。”
“总统,司令员,你们过奖了。”
张学文和尹昌衡夸奖的,让几个年轻人都不好意思。秦国镛看着张学文和尹昌衡,再看了看巴玉藻、王助这些年轻人,突然很是感慨。
其实张学文和尹昌衡的年纪也不大。
两个人今年都是三十二岁,再有一段时间才是三十三岁。
他们在巴玉藻、王助这个年龄段的时候,都是参加了革命,参加了同盟会。在辛亥年的时候,他们也不过是二十五六岁,出生入死打造了中华民国。
秦国镛严格说起来,并不是谁的人。
他既不排斥满清,也不排斥袁世凯,更是不排斥国民党,人民党。他在满清做过官,给袁世凯做过官,在人民党政府也做官。对于秦国镛来说,谁能给带领中国走向强大,他就支持谁。并没有明确的政治观点。
如果说以前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那么今天看到他们的时候,突然觉得中国是大有未来的。
因为这些年轻人。
张学文、尹昌衡都是革命党出身,在辛亥革命年间贡献很大,都是打过仗的。而巴玉藻他们却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回到中国这个根本就没有任何根基的国家。
张学文说的那句很对。
都是民族栋梁。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会一次次从沉沦当中重新崛起。想到这些秦国镛心中也是升起一股豪气,自己也是留学国外,学习技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