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海军2(2/2)
而且禹之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昌。因为张学文把大笔投资都投入西南,特别是湖南以株洲为核心,覆盖长沙、湘潭、衡阳、醴陵,加上江西萍乡,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圈。
虽然和国外强国比不了,但在国内来说绝对是一等一的。
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
而这里和武昌又是非常近,粤汉铁路汉口到长沙段完全开通。因此交通情况非常好,可以紧密的联合。而且武昌在张之洞在的时候,本身就是中部城市的核心。这里本来就是工业很发达。
因此禹之谟认为造船厂最好建在武昌。
这一点大家都同意。
武昌的确是最合适的地方。
“那这个问题就这么定了,稽亭兄和季直先生你们下去之后讨论一下,这个造船厂的规模应该是多少,他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听闻马尾船政局还留有一些机器和工人,就把他们直接合并到武昌造船厂。”
当年左宗棠建立的马尾船政局,有段时间是比江南造船厂更有名的。可是经过中法战争,破坏严重。而且没有了左宗棠之后,朝廷对于他的支持也慢慢的减少。
辛亥革命之后,孙道仁担任福建都督,更是没时间管马尾船政局,因此基本上处于半停顿的状态。
不过毕竟曾经是正规的造船厂,曾经还制造过军舰。因此他们还留有一些机器,虽然已经几十年时间。但对于目前中国这样的国家,那样的机器还是可以用的。
中国没有资格嫌弃这些机器。因此张学文准备把马尾船政局合并到武昌造船厂。
“好。”
张学文继续道:“既然无法投入大笔资金,但我们培养海军军官的步伐不能停止。我想烟台海军学校,可以移到天津,成立天津海军大学,扩大一下规模。可以邀请鼎铭先生担任天津海军大学的校长,培养更多的海军军官。我们不是有不少年经留学归来的海军将领,如凌霄、陈绍宽、沈鸿烈,让他们不要虚度,去学校当老师。”
鼎铭先生,说的就是萨镇冰。
萨镇冰此人有一些优柔寡断,但能力是没的说。让他去创办天津海军大学,也算是发挥一下萨镇冰的能力。
“可以。”
大家都是点点头。
虽然办一个大学需要的钱也不少,但是和程璧光的要求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光是如此不够。我们以后制造大型的军舰,需要人才。为了给未来造成储备人才,我想可以在武昌成立一个海军工程大学,主要研究如何造船。黄聚华目前还在福建,就让他来组建这所大学。为国家培出身的造船人才。”
“应该需要。”
“对。”
这些人刚刚都强力的反对往海军投钱,因此现在对于张学文提出的成立海军大学、成立海军工程大学等等都是同意。因为这些钱不算是很多。
黄聚华他们黄家是一个大家族,更是一个海军家族。
当中最有名的就是刚刚成立中华民国的时候,担任海军次长的黄钟瑛,是黄聚华的哥哥。而黄钟瑛的几个侄子都在中国海军服役。
黄聚华却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造船专家。
目前在福建担任海军一所学校的校长。张学文准备让他来负责武昌海军工程大学,为中国的造船业培养一批人才。
“还有,我们虽然无法按照程司令说的那样,十年投入二十亿。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不去发展海军。我看这样如何,我们就一年给海军添购一艘军舰如何。”
听到张学文的话,一直闷闷不乐的程璧光终于恢复精神。
一年购买一个,如果购买现在的万吨轮,那就是五年有五万的吨位。甚至可以更多。可是张学文刚刚这么一说,周学熙立马道:“总统,现在的军舰价格太高。我也了解过这方面的价格,目前英国人的主力军舰造价就在250万英镑上下。如果是卖给我们,没有300万英镑是拿不下来的。而且估计我们还要负责运输费用、其他一些费用,以及他们的人过来教我们,都需要我们来付钱。最终我们估计要付出三百好几十万英镑。英镑价格已经下跌不少,但是我们的人民币兑换英镑还是近二十对一。也就是说我们引进一个英国的主力战舰需要七千万人民币上下。而且有一个更贵的,造价就是六百多万英镑。这样的东西我们要买,那就需要一亿四五千万人民币。太贵,我们负担不起。”
“而且我们的人民币,世界各国目前还是不接受的,不承认的,只能在国内使用。如果我们想要买军舰,还是要用黄金或者是银子来付钱。用银两也需要三千万两。而且我们现在从国外引进的机器规模越来越多,手上必须要保持一定规模的黄金、白银、以及英镑。如果都用在买军舰上,我们怎么在国外买其他东西。总统,我们是真的付不起。”
听着周学熙的话,张学文也是拍拍额头。
海军真的是费钱。
够买一艘就需要七千万人民币上下。目前财政收入才是十四亿左右。而且要用的地方太多,一下就花七千万人民币,真的不是财政负担得起的。
而且目前人民币是不受外国人肯定的东西。
想要在国外买东西,还是需要用黄金、白银,或者是需要英镑这样的货币。如果为了买军舰,花的太多,那么买其他物资就会受到限制。
“周部长,其实还有便宜的。我们没必要必须是英国人的主力舰,他们的主力舰吨位都是两万多顿。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个万吨上下的军舰。”
程璧光着急了。
我们可以买一些便宜的。
“总统,有些便宜的只有一百多万英镑,就算是加上一些其他的费用,最多也就是三千万人民币。”
“程司令,三千万人民币也是大数目。同样需要一千多万的白银,还是太多。”
程璧光看周学熙的脸色都非常难看。
这个该死的。
几次都是反对。
张学文看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想法,因此只能是道:“那就在折中一下。我们两年添购一个军舰,而且还是不超过两百万英镑的军舰。至于要购买什么型号的军舰,就需要程司令你们研究。”
“是。”
最后开了这么久的会议,就拍板成立一个造船厂,成立一个海军大学,成立一个海军工程大学,以及两年买一艘军舰。但张学文还是感到很累。
海军花的钱太多,大家都是反对。
看来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如果目前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有一百个亿人民币,估计一年拿出几个亿购买军舰,大家也不会感到心疼。
可惜现在的财政收入才十四亿人民币上下。
这还是靠着发战争财,以及收回关税、盐税、烟酒税之后的成果。到了明年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当然如果欧战更激烈,需要的物资更多,那就另说。
说起来还是英国最为强大。
英国1914年年初的计划当中,财政支出只有两亿英镑。因为英国人这几年的财政收入也不到三亿英镑。但是一战开始之后,仅仅半年之内,英国的财政支出猛增。1914年英国财政支出达到了17亿英镑,比计划多了八倍。
而到了今年,1915年上半年,英国人的财政支出就已经是突破了突破了10亿英镑,达到了14亿英镑。也就是说一年半之内英国人的财政支出已经是突破了30亿英镑。
30亿英镑,这是什么数目。
换成人民币,都要超过600亿人民币。他们一年的支出就超过六百亿人民币,可是英国的财政还没有崩溃。可以想象英国的强大。
真正的强大。
英国人开始动用他们强大的黄金储备、白银储备,加上让美国、日本购买英国的债券,以此来填补财政的漏洞。如果是中国,早就崩溃了。
要是中国能跟英国一样强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