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辛亥英雄 > 第71章 海军2

第71章 海军2(1/2)

目录

张学文叹了口气。

都是钱。

不管是走买军舰的道路,还是走自主创立的道路,哪一个都是需要海量的钱。买船,那得买多少船。等到中国买军舰,训练好了,估计这样的军舰已经是落伍。而且张学文很难相信能用钱买最好的军舰。

而且如果只是购买别人的船,那么他们可以随意的掐断你的发展。

看看满清买军舰的时候,他们开始不怎么贵。但是后续给军舰按上什么大炮这些,比军舰本身都要贵。明显就是忽悠你。而且军舰的保养、修理、甚至人员培训,这群强盗都会收非常多的钱。

如果说一艘军舰一百万英镑,如果是中国买,其他乱七八糟都算上,最后中国要拿到手中估计要花费一百五十万英镑以上,甚至是涨一倍也不是不可能。

完全是欺负中国自己无法制造军舰。

这是下下策。

但是想要自己打造造船厂,这也是一笔海量的钱。造船厂需要的机器设备要引进,造船厂需要的人才还不知道去哪里找。相比起钱,人才缺少更是大问题。目前中国唯一能够用的也就是江南造船厂。

江南制造厂的实力还是不错,目前制造轮船一点问题没有。其实也能够制造军舰,但是军舰上面的重武器,都是需要进口。自己无法制造。

这都是需要克服的。

连江南造船厂这样中国最好的造船厂都是如此,新成立一个就可以想象。

想要打造一个能够造船的船厂,哪里是那么容易。

还有海军学校。

就算是为了打破马尾船政学堂的垄断,也要打造其他的海军学校。

可是这都是钱。

但又不能不发展海军。日本人在朝鲜半岛、在东北虎视眈眈的看着中国。中国想要抵抗日本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海军。以后只有拥有海军,张学文才能够收复tái • wān。

中日对抗是肯定的。

就算现在没有战争,几年之后也没有战争,反正有一天是肯定要打仗的。那一天是什么时候,连张学文都不清楚。但张学文知道,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因此海军还是需要发展的。

“我们的周部长,你认为如何?”

周学熙当然是摇头。

“总统,虽然我们的财政最近好了不少,但花的也是越来越多。政府机构越来越庞大,军费也在增加,还需要投入到教育、基础建设当中。一年弄出两个亿发展海军,我认为得不偿失,也根本就不现实。”

“我认为也有些多。”

李根源开口。

“我们中国历来是陆权国家,现在最要紧的还是陆地上的安全。我们可以慢慢的发展海军,只要我们的陆军足够强大,我相信可以应付现在的事态。海军,我们完全可以慢慢的发展。”

支持陆军。

李根源这个副主席直接就支持陆军。

“大家都说说。”

“我也认为目前大笔资金进入海军是不妥当的。”

张謇也反对。

“目前我们的财政收入看起来多了不少,但其实并不是很多。国家现在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投入大笔资金建设海军,这是本末倒置。我们不能为了建设海军,就耽误现在的国家建设,耽误国家发展。现在我们的财政,还不足以可以建设海军。”

“对。”

“总统,我也是这个想法。”

“海军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看着这么多人反对,张学文也是没有办法。张学文的内心来说,是非常希望发展海军的。但是目前人民党高层也好,政府高层也好,很多人都反对大规模建设海军。

这里面也有很多人是因为甲午海战的原因,有些畏惧海军的发展。

更多的是因为海军需要的钱太多。

程璧光看到大家的表态,脸色很是黯然。海军现在是越来越没落,那些军舰因为无法及时得到修补,因此很多都到了退役的年龄。

如果不继续投资给海军,很快中国海军就有可能成为历史。

程璧光非常着急。

因此道:“可是我们国家有那么长的海岸线。没有海军,我们怎么保护这些沿海城市。可不要忘记,中国经济最好的都是沿海城市。”

“程司令,我们可以多建设一些海岸防御。打造一些海岸炮。但海军实在是太费钱。财政是负担不起的。”

周学熙毫不客气的回答程璧光。

“你们……”

程璧光最后还是转过头,对张学文道:“总统,海军建设不能耽误。现在不赶上去,未来我们再想跟上去,就会是难上加难。”

张学文点点头。

但还是道:“程司令,大家的意见你也听到了。大家都担忧国家财政问题,是有道理的。程司令,你不要急。”

看到程璧光要说什么,张学文让他冷静一下。

然后继续道:“可是程司令的意思也对。现在已经不是几百年前,海军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耽误我们海军的发展。不过也要考虑财政的负担。我看这样,我们可以成立一家造船厂,就算不造军舰,也可以制造运输船、轮船。现在的运输业务如此之好,也不怕没有订单。也算是给国家储备一个强大的造船厂,以后需要军舰的时候,也有了基础。”

“这个我支持。”

张謇刚刚反对投入巨资在海军,但是这一次却是支持。

“目前江南制造出订单都已经是排到好几年后,利润非常高。我想我们可以建造一个大型的造船厂。相信未来运输货物、载人需要的轮船,需求是越来越多。”

大家都看到了海洋业务的好处。

不说其他地方,就说说国内的长江运输业务,现在繁忙的不得了。因为西南那边的各种东西都运送到上海,所以长江的各种运输船比平常多了上千艘。

还有天津港口、秦皇岛这些地方,都非常繁忙。

对于轮船的需求突然之间增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因此张謇赞成成立制造厂。

“那就在武昌成立一个武昌造船厂。武昌工业基础好,长江航线发达,路上交通也非常出色。武昌周围有钢铁厂、煤矿厂,还有其他需要的很多工厂。有足够的基础。”

禹之谟也是赞成成立一个造船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