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童子军(3/4)
方仲永正色道:“你们想要学冠军侯那般深入敌后,扬威塞外,空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一则,你要有霍去病的本事。打熬筋骨,苦练骑射,个人勇武冠绝三军,是为冠军侯也!
二则,你要有领兵打仗的能力和极强的自我约束的习惯。为一军将领者,必知天时地利,必知术势形法,必知敌之所必救我之所命脉。且要与士卒同甘共苦,视士卒为兄弟同袍。你等可知同袍之意?”
一个自称司马青云的十来岁的孩童说道:“家父曾教过我《诗经》,其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句子至今依然记得。大概是说战友之间在困难的时候应该互相帮助吧!”
方仲永笑道:“你既名青云,想必是读过些书了,但书读得不够通透。
所谓同袍,同的不仅是士卒之间,更要将领与士卒同衣同袍,同生共死。只有这样的将领,属下才会信服,才能打大仗,打胜仗。
而且同袍之义还不止这些。试问以冠军侯之勇,若是能携三万铁骑,又当如何?”
一帮少年不禁畅想起来。冠军侯霍去病仅率数千骑兵,就完成了横扫漠北、封狼居胥的不世伟业。要是能带领三万骑兵,岂不是要打到天边去?可为什么一代雄主汉武帝不肯给他那么多的人马呢?是忌惮霍去病功高盖主吗?
方仲永笑道:“汉武帝虽缺点甚多,但胆识气魄无人能及,且霍去病自幼便追随在武帝身边,何来忌惮一说。非不愿也,不能为也!
举西汉倾国之力,才勉强能够供应骠骑将军麾下八千人马之所需所用。设若真组织三万骑兵出塞,还没有等寻到匈奴主力进行决战,沉重的后勤负担就会把西汉王朝压垮。
况且作战之时,局势瞬间千变万化,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再勇猛的将军也有可能被流矢所伤,甚至可能是从马上失足摔落而死。更有辎重中断了,迷路了,缺水了等等数之不尽的情况,仅靠一人,便是你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团队就显得至关重要。
你们个人的能力够吗?各方面的人才储备好了吗?还觉得打仗是一件只需要勇敢就能解决的事情吗?”
在旁边听了半天的宋大峰暗暗咋舌:谁说这位是不通军事的书生的,人家初到台州就剿灭了一场叛乱,靠的能全是运气吗?
方仲永无暇理睬那眼中闪着“小星星”的某人,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宣扬一下自己的军事理念,自然是要给这些“花朵”们多灌输些全面、实用的东西了。
尽管当下重文轻武之风不易扭转,但有自己这个前知三千年,后知一千年的妖孽在,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看这些孩子的情绪有些低落,深知打一巴掌给个枣精髓的方仲永转而夸奖到:“这些,对于你们来说都不是问题!本官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但是,你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打熬筋骨,锤炼意志。尽管这两条是成为一个悍卒的必备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