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夫子说经学(2/3)
虽然杨烈在后世熟知三国,但那毕竟也是演义中的故事而已,对于经学,后世不是钻研这些专家,有几个注意到这个时候的经学恩怨的?所以,一听家中夫子对此居然有着独到见解,马上有了兴趣,催促说道。
杨庆看杨烈焦急的样子,马上笑着说道。
“郎君莫急,夫子也来了缑氏山,正在山下为郎君选择住处呢。我们下山就能够见到夫子的。”
杨家虽然如今退出了朝堂,但终究也曾经兴盛过,所以家中财货颇多,为了杨烈来洛阳求学,不但让许多人跟随来了缑氏山,还想要在缑氏山下购买一处地方,建立一座宅院,以便杨烈安心求学。
这些杨烈是不关心的,但杨庆却是知道,夫子在他和杨烈到了这里以后,随后也带着一些人过来了。
“那就直接下山。”
缑氏山名气不小,但是山并不大,所以,没用多久,杨烈就见到了家里的夫子于然。在听了杨烈和卢植相遇的经过和心中的疑问之后,稍作沉吟,于然就有了答案。
“郎君,是我疏忽了。这些本应该早些想到的,但是,却给疏忽了。是我的错。”
“夫子不用自责,到是这中间还有什么古怪不成?”
杨烈看到夫子的模样,不由拦住他的自责,好奇的问道。
“经学相比郎君知道。但是,经学之中,也是有着古文一派和今文一派的争执的,到了如今,天子想要修订经义,勘定六经,要在洛阳太学那里刻经流传后世,作为朝廷的选材标准。你说,这两派会是个什么模样?”
夫子很简洁的说了经学的派系争执,随后问了一个问题。杨烈根本不用考虑,脱口而出。
“当然是争夺主导权了。”
废话,都说了是为朝廷修订六经,作为以后的选材不熬准。那可胡决定着以后,是今文一派还是古文一派,在朝中获得进阶基础的东西,这是妥妥的道统之争啊。不管是那一派,岂能不竭尽全力,争夺话语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