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第68章 改良的涡轮战车(1/2)
“北伐蒙胡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兵甲不利,而在于漠北草原太大了。只要被蒙胡化整为零,四处分散,那么北伐就无法达成战略目的。”
这也是左使吕祖安特意过来了解情况后,提醒哥俩的注意要点。
那么在漠北的伊林、敖包山一带设立北伐大本营,就比漠南的官山好处多多。和林、曲雕阿兰都在它的攻击范围呢,战略目的模糊,才能让蒙胡寝食难安。
他如果倾国之兵来攻,那正好依托阴山、长城的险阻打一场防御阻击战。
他如果化整为零打游击,那咱们就步步为营,逐渐侵袭他漠北草原,到处屯田、牧羊。
他如果枕戈而待?那好,咱们就不断做出骚扰、攻击姿态,使他疲于应对。牧民没法休养、放牧。如是两年,蒙胡将不攻自破。
反正,哥俩测算了北伐成本后,认为大明目前国力,尽可维持几十万大军在外数年。何况,不是还有国联嘛,他们的驻军花费都是他们自己出的,大明只是负责武装而已。
但无论如何,北伐还是要立足主动攻击的。即便不能一举底定全胜战局,也要完成最低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把蒙胡托雷部所在的曲雕阿兰,那个什么翰尔朵基地当成战场,摧毁他的战争资源。
而和林方向,则是击溃窝阔台,在杭海山的漠北阵眼和林附近设立都护府据点。寻求对此地的长期占领,并且逐渐汉化。这中间的困难,无非是和林能否dú • lì养活数十万的屯兵、屯民问题。
如果也如前朝那些所谓的都护府,无法得到中原的有力支撑,那么失去漠北都护府也不过时日问题。甚至,都护府本身的“胡化”就会催生出一个新的北胡民族,进而与中原激烈交锋。
那就得不偿失了。但在如今的大明这里,却不是什么难事。
首先据亚父所说,漠北矿藏丰富,足以吸引中原商贾源源不断的贸易,这也是得到锦衣卫证实的事情。
其二,大明民富无比,民间对畜牧肉食的需求旺盛。
其三,如今羊毛也是大明急需的军备物资,毛衣、毛毯、毛呢那都是好东西呢。
最后是,大明有足够的国力修筑一条从燕京到宣德、官山、伊林、敖包山、甚至曲雕阿兰的铁路大动脉。两千里地而已,也就比岚山经北神、庐州到达寿州的东线铁路略长些而已。
即便无法像中原修铁路那样方便,但有那么多的辽东、高丽匪帮移民,还有中原罪囚也不少。这些人沿途安置,就近修筑铁路,其实多花费了了。找吕乔年测算过,先从燕京开始一段段往漠北延伸,前面修好的铁路就能用来转运后面修路所需的各类物资、人员调派,其实进度也不会太慢。总之,给他五年时间,三千万贯就足够了。这样,此后漠北驻军、住民就沿铁路线布置,真正就能与中原一体啦!
然后官员方面,安北都护府的官员完全可以双首长制度,俩人错开任职时间,五年轮换一次。回到中原优先升迁录用,吕左使认为这世上永远不缺为了官位升迁就能出卖灵魂的人,自然愿意出卖青春岁月的人就更多,所以不愁没有官员前赴后继地抢着过来任职。
破坏对方的后方基地,占领对方的必守之地,这样即便他蒙胡想避战都不行。漠北地广人稀,想要抓住四散的蒙胡大军几无可能。但想要逼迫他们主动过来攻击,却要容易许多。
军械要采取骑兵与战车结合,步兵与战车结合,步兵与骑兵结合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模式。这对如今的大明禁军来说,也算是熟门熟路了。军事的装备自然也要重新做针对性的规划了。
大明最早使用的“战车”就是两个大轮子搭上几块大木板,用人力或牲畜牵引。后来随着火车、铁路、涡轮机相继研发后,欧阳就想到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于是履带涡轮机战车的原型就产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