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明录 > 第二部 干戚 第八十二章 青睐

第二部 干戚 第八十二章 青睐(2/2)

目录

国会山的态度如此,皇家科学院的那些专家又如何?要说这些所谓专家院士,能够在某个技术层面执掌天下牛耳的大能人物们,通常来说“有才无德”才是标配。甚至很多人如果不是活在大明岚山,真把他们放到南北朝堂上,那也早给人家祸祸多少回了!

所以,作为“时代精英”,他们生就天然的反骨。哪怕乔行简的治政再完美,也会遭到他们无端的指责。何况老乔并非真的圣人,施政错漏地方就不少。上次为了支援淮南大选,内阁仓促推出的“劳工年假”福利,最初还是振奋人心的。但时间一长,就看出问题来。

首先那些工商的老板要平白每年多支付一个月的薪水给劳工,还要报销路费?特么这怎么计算呢?路远的多,路近的少?劳工就不愿意了,凭啥他两贯路费,俺才一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劳工们除了为路费在磨叽,时间也不行啊。这个年代交通可不是后世那么发达。路远的劳工,特么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往往就要一个月,这刚进家门就要赶紧往回跑路吗?

元好问年轻不识人间套路,又久在淮南远离岚山中枢,自然闹不清其中的道道。本着继续发扬“执政为民”的崇高思想,因此,在他的论文中,各种劳工的关怀福利琳琅满目,不但要给孕期的女工放孕期假,哺ru假,还要给孕期的丈夫也放孕假!

这特么这也太不靠谱了吧?十五位专家倒有十三个对这篇论文嗤之以鼻!另外两个在打瞌睡。

好在元好问的才情着实了得。半路上涡口之畔生搬硬套强说词的《雁丘词》,足以打破十五个专家的斯文作态。他的项目论文虽然被毙了,但他却以卓越的文采入选了皇家科学院,并且一举打破吕少安的入学年龄记录。礼部尚书徐侨白捡了个文华传人,乐得一口牙齿亮白了半边面孔。

杜杲的论文是关于以泗州、滁州、凤阳为后方,以宿州、寿州、安丰为支点的淮南战略动态防御的军事论文。才起了个开头就被专家组叫停了。

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论文的大气候不对,如今正是大明与金国的蜜月期呢,你打算防御谁啊?

更关键的是,杜杲论文中涉及的一些地理、形胜,可驻军、布阵的数据,那都属于枢密院军情司的机密材料,特么他是从哪弄出来的?这需要先交给锦衣卫刘全他们调查清楚再说。

此外,这个专家组倒是有大半还不具备听闻这等军略机密的官身权限,所以专家组还要再为他的论文重新遴选、更换专家!比如吕少安就被换成了吕延年,特么明王都出马了!

明王吕延年一直慨叹亚父说的话果然都是有道理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杜杲一个三十三岁的地方举子,在大明几乎就是接近被埋汰的边缘了。一般情况下,无非派到某个县府做几任地方官员,然后到了年龄就乞退做个地方乡绅一类人物,顶多再选任一两届地方议员也就撑破天了。

不是说杜杲的这个人生结局不好,很多乡绅打破脑袋都在争这些位子呢。但怎么说呢?

“一些人的堕落结果,却是另外一些人毕生奋斗的目标”。还是亚父的原话,依然那么真理!

吕延年只是奇怪,杜杲既然天赋绝伦,为何却沉沦了将近半生才能开窍!他在东南的那些少年破事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这块良玉被泥土包裹的太厚实了。

吕延年更羡慕的是,为何小四就能发现杜杲这块美玉?这种独特的能力就像先天存在一般。

比如他的淮南大选策划,至今吕延年都还没能完整推敲出整个策划在酝酿过程中的因果关联,很多时候完全就是神来之笔,不可思议!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