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干戚 第七十七章 国体(一)(2/2)
与很多人担心王室会坐大不同,吕祖安从不认为国会山的那帮子议员,在享受了无与伦比的荣耀、权力、和骂名后,还会心甘情愿的拱手让出这一切!
他们将成为世代防范王室独裁的主力军。明王世家将会尊贵无比,衍圣公都要甘拜下风,但也就这样了。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将会是那些草根出身的议员团队。
三代之后,不乏关于明王继承人资质的阴谋、诉讼频频发生,每届宗正寺卿和大理寺卿几乎都要处理几起关于王室谋逆的案件,然后呢,肇事者远远发配了事。
教廷设教主、左右光明使、锦衣卫,管理管家宗教机构,监督国家运作不脱离明教教义要求。
国会议长定职侍中,国会议员定职散骑常侍。主导国家立法权、国政决策权。
内阁设三相、枢密院、七部、九寺,一学、一院、十七司,七十九监。及六郡、十三卫、三十一府、一百七十六县。户二百八十万,丁口五百六十万,人口已然超过一千三百万。
由首相总领国事,左相掌为国家政务总理事,右相掌天下执法事,枢密使管理国家军事力量,翰林学士掌诏书政令发布。其他吏、礼、兵、户、刑、工、虞七部,并太常、太府、大理、鸿胪、光禄、太仆、司农寺、宗正、卫尉九寺卿都各司其职。
张从正继续任皇家科学院大学士,负责科学院的管理,及一切大明技术研发成果鉴定。此外掌岚山太学、钦天司、将作监、军械监、医药监、国子监、宗教监。
自从皇家科学院的学子们逐渐成长进入大明科技系统后,岚山的科研力量开始自我良性运行起来。比如吕乔年的桥梁建设,姜无涯的化学工业,赵君玉的材料学研究,都相继取得可观的成就。
在五大权力体系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就处处体现出“制约”特色。比如,
国会、地方议会、乡贤院皆有权弹劾其辖区内所有官员、胥吏。
教主、光明左右使管辖的教廷,及明王府派驻各地的锦衣卫机构有权弹劾侍中(国会)、侍郎(郡府)、员外郎(县)等三级议长及各级议员们。
大理寺卿有权弹劾光明左右使、教廷、锦衣卫及明王府主官黄门侍郎。
御史丞有权弹劾首相、左右相、枢密使、六部诸尚书、卿、司、监等官员。
凡被相关权力部门弹劾成功的官员,一经弹劾案被通过,被弹劾人自动去职,并当乞退为民。其缺职由各级部门选员递补代理,直至重新选官,选官需先报相关议会通过后宣誓就职。
但勋爵剥夺需经国会审议通过,明王签核才行。但凡爵位在身者,皆不得刑伤下狱。
此外,给事中有权封驳明王诏书、内阁政令。凡同一诏书、政令被三次封驳者,相关诏书、政令交付国会表决,并由国会对过失方启动弹劾程序。
地方治理上,各郡府的地方议院拥有地方民事公约的立法权力,及相关地方民事公约立法的解释权、审判权。
议院拥有对地方行政机构及组成人员的资质审查权、行政监督权、政绩审议权、和对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的弹劾权及罢免权对郡守、知府等官员考绩。
乡贤院拥有对本县官吏的资质审查权、行政监督权,对县、乡、保、甲等官员、胥吏考绩,对地方官吏的弹劾权及罢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