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明录 > 第二部 干戚 第四十二章 编户的学问

第二部 干戚 第四十二章 编户的学问(2/2)

目录

更关键的是,金州是欧阳的封地!史上第二个因功绩封侯的女侯爷呢!谁说欧阳淡泊名利啦?那是你没挠到人家痒痒!欧阳一想起来就激情澎湃,已经快四十的吕祖安就没少给她黑灯瞎火地祸害的。无他,就某时候来说,男人是天生的弱者。所以荣耀很重要,最起码比chūn • yào重要。在欧阳一叠声的催促下,金州是第二个成功升级的卫,洪武五年秋天成功升级,于是吕左使再次惨不忍睹数日。

至于作为泗水郡的核心城市徐州,利国监更是徐州府核心里的核心。不但煤铁工业发达,军事地位敏感。更兼水路码头、驰道、铁路集中,升级利国卫,谁有意见?北神镇?开玩笑了,扼守运河咽喉,商贸发达,物资集散重地,加上有南朝的官府、商贾势力支持。它不升卫,宁有天理乎?

济南也不含糊,洪武六年申报了安山卫、清河卫。前者地塞黄河、运河咽喉,后者是济南北面门户,人口密集,水运发达。清河更在规划修建岚济铁路,升级一点不含糊。

北海郡则一口气报了沾化、利津、海津、沧州四个地方,但最后只是确认了利津和海津两卫。这两个卫的真正价值还是更多着眼于军事部署。

砀山卫是这波升级中最后的一个卫。搞笑的是,它的升级既不是人口优势,也不是水运优势,更谈不上特别大的军事优势。砀山卫的成立,居然完全是出于金国地方对货运、贸易的需求。

因为随着洪武六年初岚山和金国的再次成功议和。保利商社对金国地方税赋运输的强势介入,汴梁及周边地区忽然发现,把赋税钱粮运到砀山丢手给保利商社,居然是最为简便、便宜的法子。

因此,最后是金国朝廷数次派员来岚山商量,小皇帝完颜璟甚至以内旨要求岚山在砀山建卫!那还能咋样呢?到了洪武七年,砀山卫就此新鲜出炉了。最终,在岚山的本土辖区内,拥有了十二个卫,即是各地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大明王朝的核心军事重镇。

辖区增加了,卫所也增加了,岚山在大战之后除了划分郡治,几乎集中了所有精力用于赈灾和招收流民。大明人口开始急剧膨胀起来。

海州府的人口密度早已冠甲齐鲁了。特别岚山卫、云台卫、盐仓卫三卫的小小地方,居然是天下商贾、学子云集。加上内阁、枢密院一直都在有意识地把一些军中官员的家属迁移岚山安置,这也是深受将士们欢迎的举措,因为岚山的生活质量绝非他们家乡所能比拟,孩子也能就近接受当世大儒们的熏陶,何乐不为?

当然,能混上官位的,又有几个能像郝定那样的傻缺?坚决就要在石梁河畔安家落户,说是嫌搬家麻烦?若非郝定是岚山的老人,深得左使信任。加上大家都知道他“志虑忠纯”,否则?

总之,大明的军中待遇很好,装备先进,战场上失败的风险极低。因此只要不是野心上天的枭雄豪杰,多数军中好汉,还是乐于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接受一些锦衣卫的监管。

日子好过了,自然要忙着造孩子。岚山卫人口迅速突破六十万,城区日趋拥挤不堪了。只能继续往外圈地了。后面是山地,要留着做战备,自然就要跨过狄水跟着岚海铁路往南走。

盐仓城因为贪图来往岚山近便,当然往北建设。最后的结果就是盐仓城徒有虚名,被岚山一口口吞并掉。盐仓卫的长官成了抢手差事,因为他啥都不用管,自有岚山卫包揽一切内外政事。

到了洪武六年,加上新收复的其他各郡府,基本上平均每县八千到一万两千户,户丁一到三万人,人口三到八万不等。特别是各府治所在县域,人口一般八到十五万不等。

最后落实下来的六郡总人口数据是二百四十万户,一千一百五十余万人。其中户丁约略四百五十万,十六到二十一岁户丁五十万。就这,才是战后恢复前期的基本盘。按乔行简估计再过两三年,随着各地新生人口生长,及逃户、隐户入籍,大明人口不会低于一千五百万人。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