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干戚 第二十五章 南朝的封赏(1/2)
到了洪武三年底,南朝来使。国子监黄裳率领太学士子出访,副使则是新鲜出炉的淮东观风使辛弃疾。这是要常驻岚山,协调军略的节奏了。
金国已经流露出明显的攻击信号了,南朝虽然现在还是妥协派掌权,但也不会眼看着金国就这样收拾岚山。因此,如何支持岚山就成了朝堂上每日争吵的例行公事。
光宗皇帝素来行事太不靠谱。近数年来,南朝实际上都是皇后李凤娘在拍板政事。若说这位李皇后倒是一个传奇人物,不但生性剽悍、善妒,经常整得后宫鸡飞狗跳,而且对公婆也殊无孝敬。
因为光宗见端水宫女的小手生得嫩白,随口赞了声。“他日,后遣人送食合于帝,启之,则宫人两手也。”又逢内宴,后请立其子嘉王为太子,太上皇以为嘉王尚幼,不允。
李皇后顶撞太上皇说:“妾六礼所聘,嘉王乃妾亲生也,何为不可?”暗讽太上皇的嗣子身份,太上皇后亦非太上嫡妻。太上皇自然大怒不已。
“后持嘉王泣诉于帝,谓太上有废立意。帝惑之,遂不朝太上,中外疑骇。”给事中谢深甫言:“父子至亲,天理昭然。太上之爱陛下,亦犹陛下之爱嘉王。今太上春秋高,千秋万岁后,陛下何以见天下?”
光宗感悟,趣命驾朝重华宫。至御屏,后挽留帝入,曰:“天寒,官家且饮酒。”阻止光宗皇帝见他父亲孝宗太上皇。起居舍人彭龟年上奏《内治圣鉴》,内容大抵为“宦官、女谒之防”,说自己以记注人君言动为职责,连皇上都不向父亲请安,怎样向后人交待?
这是连人伦大理都不知检点了!故而,吕祖安对李皇后自然就不感冒了。话说爹娘招你惹你了?好好地连皇位都让给你们夫妇坐了,咋就不懂感恩呢!
李凤娘对内蛮横,常常不按牌理出牌。但对外却一力维稳,面对金国来使极是温言柔和,长袖善舞。估摸她也知道北朝人物与她不熟,犯不上给谁谁面子,所以万万招惹不得。
不过李凤娘对岚山就比较有意思了,经常下一些内旨给“迪功郎”吕祖俭,给“将仕郎”吕祖安,给“登仕郎”巩嵘,给“通仕郎”陈亮,总之都是我的“郎”啦。旨意内容也大同小异,无非宫中用度窘迫,又或殿堂年久失修,再不然自家近日偶感风寒,反正就是不断要钱、要物。
大约在她心思,自家公婆曾入股岚山不少钱粮,总不能一点分润都没有吧?再说“奴奴”所乞也是不多呢,嗯哼~。
尤其给迪功郎吕祖俭的内旨,更是亲笔所书“密件”,暧昧不已。气的吕祖俭到处追杀皇甫坦,瞧你选的好皇后!老皇甫自知理亏,不敢诡辩,只能一昧掩面弃逃而己。
这让岚山众人都遐想不已。若非二兄为人古板、刚烈,便是吕祖安,甚至都要生出许多龌蹉的“质疑”心思。
不过李凤娘的内旨也就仅限于索取财物而已,要说起南朝对岚山的支持,却十有bā • jiǔ与她无干。“这就是一个只知道索取,不晓得付出的蠢人”。吕祖安这样评价南朝太后,也不想和她落下什么瓜葛。因此每次回复上奏都是更加的正大光明,忧国忧民之心,堂而皇之。
“至于皇后所需,理应供奉。不巧岚山近日水师装备用度颇多,钱粮不太凑手,且容臣再筹谋一二”。反正好话说尽,要银子没有。话说俺又不是李中堂,就敢脑抽把水师的经费挪给太后买胭脂去!
让吕祖安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他由他挑起“卫国战争”,竟然提前引爆了南朝的朝堂矛盾。原本在绍熙五年五月才会“内禅“的fēng • bō,被提前到绍熙四年的冬季。
他原本就不想一般见识的李凤娘失势了。无论怎么说,在这个大战当前的当口,都是件好事体。
之前对于岚山的各种推波助澜,自然有一帮子主战的大臣们在暗箱操作。知枢密院事赵汝愚、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韩侂胄、尚书左选郎官叶适、新进进士、浔州司法参军崔与之等人,他们权势不小,自能干成那种台面下的事情。
但是在涉及“战和”这等大政方针上,却被李凤娘牢牢控制。她启用留正等人秉政,一力主张对北朝妥协。“朝廷行事自然要讲究光明正大,万万不可因为小小岚山,就去激怒北朝皇叔。所以啊,还是早点把太上皇在岚山的股权清算回来,那也是不少钱粮呢。别到时候都给北朝便宜去了。”
这下子不光那些大臣们不干了,已经久不问政事的太上皇赵昚也坐不住了。岚山可有自家辛苦积攒的十万贯私房钱啊,难不成都拿去孝敬你的北朝皇叔了?知道那笔钱现在值多少吗?
岚山七县版图,每年单单农商税赋都已经超过五百万贯!此外这些年投下的本钱也高达数千万贯。如今岁入二千万贯,此后更加不可估量。俺们可占股一成呢!就这么被你随便丢手出去?
这且不说,此前与吕祖安定下的屏蔽山东、两淮的国策,那价值又该多少?如今岚山已经走完第一步,现在开始正式实施全盘计划了。喔,朕这个当初定计之人却抽身退股了?
岚山若真叫北朝全盘拿下,不但屏蔽山东、两淮的国策就此作废。便是北朝又将如何强盛?它得了岚山的产业、钱粮,又有吕祖安这等大才辅佐,北朝想要覆灭大宋,那是分分秒的事情啊。
不行!平日容你们胡作非为也就罢了,如今国家生死存亡,全在朝廷一念之间。可不能由着你们的心性乱做主张!
太上皇坐不住了,那干主战的大臣们自然更加鼓舞。这次谁也不愿再给李凤娘面子了。再继续给她留面子,这大宋的里子可就闹没啦。“绍熙内禅”的大幕由此徐徐拉开。
“绍熙四年十月,太上皇染疾,赖青城山道人皇甫坦以仙药返阳,或传“仙药”者,乃岚山三老所制也。光宗未问疾,朝中骚动。尚书左选郎官叶适语左相留正,立嘉王赵扩为监国,以释疑谤。留正率宰执数请于帝,不允。
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以为帝有“历事岁久,念欲退闲”批语,示有退位意。乃请帝禅位给嘉王,留正以建储诏未下而及此事,日后定有难处,遂以疾请致仕。
赵汝愚共韩侂胄将请于太上皇,次日,立嘉王为太子,复以旨谕嘉王赵扩即位。嘉王坚辞,后黄袍被身,乃为皇帝。立皇后韩氏,其父韩同卿,韩侂胄之兄也。”《南宋史》
自此光宗皇帝退位,李凤娘也被尊为太上皇后,权势一朝间荡然无存。南宋朝政开始被赵汝愚、韩侂胄、叶适等主战派把持,主战派被严重打压的局面因为岚山与金国的战争反转了。
新皇宁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整顿淮东、楚州军事。赵伯昌、应纯之、郭倪、毕再遇、陈孝庆、丘崇妥这些主战的官员、将领纷纷进驻各地接管防务。
此外,又派黄裳、辛弃疾出访岚山,正式实封明教教主吕延年“明王”称号。所辖之地,遍及山东河北,其封地北面甚至非常任性地直达霸州、雄州一线。按照南朝的说法,那本就是大宋故土!此外,又封明王之父吕祖谦东莱郡侯,一应侯爵仪仗另有叶适负责送去明招山上。
“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穷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讃彜章。
咨尔吕延年,崛起岚山,知尊皇宋。南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大明王,锡之诰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