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干戚 第二十四章 驹山水师(1/4)
别看巩嵘说的轻巧,然而水师可是岚山最后的退路。所以,待本次政体尘埃落定后,水师建设进度就成为朝野重点关注的大事。
毕竟战事一起,什么结果都有发生可能。手里握有一支彪悍的水师的话,最起码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本次水师正式取名驹山水师,下辖驹山舰队和驹山陆战队两部分。
当然,水师编制也与陆军完全不同,此前已经决定用战列舰为进行单位编制。有赖岚山钢铁业的发达,加上蒸汽轮机、火炮的成熟使用,使大明驹山舰队的战力、战场移动能力如今名副其实的冠甲天下,已基本达到独孤求败的水准。
事实上,在解决了钢材铸造和轴承、弹簧问题后,欧阳早在淳熙十三年就开始了蒸汽机、内燃机的研发。但是欧阳毕竟不是神,研发一度走进死胡同。后来吕祖安建议直接简单粗笨的方法,铸造蒸汽轮机好了。这个只要材料结实,密封过关就好办。
想要结实好办,密封就难。这个时代毕竟没有橡胶,不过牛筋熬胶也不是不能代用。一些不太大的密封环节,用丝麻、生漆、桐油一样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或说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就为难了欧阳一两年时间,还是人家大匠陈镗很诧异地拿出来。造船呐,最娴熟的技艺可不就是密封术嘛。
最早就是做一个厚壁的锅炉,下面直接烧炭,锅炉内蒸汽压力达到一定压力值的时候,由弹簧控制的活塞后退,被活塞封闭的小孔就会被顶开,开始泄压,此时转动喷嘴阀门,使蒸汽沿喷嘴方向射入整个铸造的涡轮风叶中,带动涡轮轴转动。涡轮轴经过齿轮减速后带动动力轮转动。
为了更好利用蒸汽,涡轮从大到小以螺旋方式设计了数圈,然后套入气缸中,使蒸汽沿涡轮旋转方向逐层推动涡轮轴加速转动。做工完毕的蒸汽被倒入冷凝槽中,冷却为蒸馏水。涡轮轴在转动做功的同时,带动一个水泵强制给蒸汽炉中补水。
这其中最麻烦的是补水量的控制,经过多次水多、水少的试验后,才算找到合适的补水速率。
反反复复的折腾了五年多,才算定型一款60马力蒸汽轮机的原型机,也是岚山史上研发周期最长的一款设备。依然“傻大笨粗”的标配形象,单重达五十石,造价三千贯。
加上火炮、迫击炮的不菲重量,这就使驹山水军的舰艇选型上必须控制型号,有那么几个型号就行了。吕祖安想当然认为在海船上使用蒸汽轮动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解决淡水的问题。平时锅炉中当然要烧淡水,但是真的缺水时,海水也凑合,出来的蒸汽冷凝成淡水,经过木碳过滤后就成了船上重要的淡水补充来源。
至于锅炉的结垢问题,那要等到晚上停船后,打开锅炉上盖,船员进去一块块敲下来,清理收集后集中存放。回到码头就把这些炉垢运去驹山工业区,在那儿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使用。
这事吕祖安也就说说而已,下面的巩嵘、陈镗、方远山们更是听听就算了。反正没有哪个海军主官真的敢依靠蒸汽轮机造淡水。有这功夫折腾,船上多带点水,难道很困难吗?
蒸汽轮机的出现,开始大量解放钻床、锻造、研磨等环节对牲畜的使用。
一些大号的战车也开始尝试采用60马力蒸汽轮机驱动了,虽然内部局促热了点,但动力强劲啊?如果再把前车身装上钢甲,加上履带,装上火炮,那就是简化版的坦克了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