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煮海 第三十二章 棋子(4/4)
派出的人回来一说,孝宗就明白了。这必然是真正的大能、异人了。吕祖谦一生谨慎,果然不做妄语。哪怕是他的族弟,也是如此低调、准确地描述,未作夸张、虚拟。
一对小夫妻,一穷二白,靠着努力和机缘发家致富,这事不稀奇。
把一个数百人的流民营,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日进斗金,光买地、建庄园、盐场的花费那就几万贯不止。更何况,产出之新颖、稀缺,几乎样样垄断市场。
而这一切,却是在一年内做到了,那就不光是稀奇!简直难以置信的“稀缺”。
这样的“天下奇才”来到临安,所谓雁过拔毛,怎么也不能错过见面机会。顺便看看有没有收为己用的可能性?
结果呦呵,原来还是个乖宝宝啊。
但再深入下去,也就明白人心不在自己了。
想要人家效命,只恨自己拿不出合适的利益交换。没错,与大金不同的是,南朝此时的帝王少了些“朕即国家”的妄念,更讲究合理交换原则。
难得这小子眼光毒辣,这边戎、理学之弊都是一击而中!处事手段也比张拭、吕祖谦这些文人更显简单粗暴。
不过这小子胡说什么“使后人必胜前人”,明显不尊师重道啊,实在混账!
未废国库公驽,未动封桩,就能得一票山东、淮西的大营生,已经挺好了。孝宗很知足。
没错,孝宗这次入股吕祖安钱庄的股本,还真是自己的“体己钱”,就是薪水啦。
他做了二十年的皇帝,平素还是很节约的。自家每月一千六百贯的“薪水”,往往一半都花不完。二十年日积月累,十几、二十万贯还真能拿的出来。
他自然不会知道,他这十万贯(作价二十万股权)的价值可比那劳什子“山东、淮西屏障”值钱多了。
作为后来岚山的立国之本,这二十万股权就使南朝在岚山国会中掌握了不少票仓、资源。此后南朝数百年,更是依赖岚山扶持,赵氏的天下坐的相当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