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煮海 第二十二章 南方客商(1/4)
经过近半年的交往后,到了淳熙八年五月,之前在海州曲阳联系到的北神镇海运渠道,每月往返的货运能力已接近两万石水准。不但输入大批石碳、红糖、硝石、布匹、粮食、铁器等物,也在大量输出水泥、药品、肥皂、肉松、烧酒、精盐、白糖、海带干货等物。
岚山已聚集近万流民,月消耗钱粮便要四千石,折钱万贯。虽然开发了不少土地,但粮食却不是一下子就能跟上的。加上岚山新一轮的基建投资,岚山每月支出早已超过收益泰半了。
所幸去年采买的田地是连带粮食一起的,加上开荒田地,岚山的良田、旱田也有六千多亩地。因为肥料充足,吕祖安估计到了秋收,总能收到万石多粮食,但也于大事无补。
新招收的流民,在经过消毒防疫后,也很少能够直接用在工业生产上。其一是流民的身体底子薄,个个病瘦歪歪,技能也跟不上,还需要慢慢调养、培训。
再一个就是岚山的家底子更薄,却又发展太快了。岚山新村的房子、圩墙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建设。水泥、砖瓦、石灰、玻璃等窑矿,盐田、酒窖、及农田开荒也都需要大量人工支撑。这些都是基础投资,投入巨大,收效缓慢的营生,根本就急不来。
而工业产品方面,若非南朝客商的买卖物流,单靠兖州及岚山附近的市场规模,还真难以容纳岚山的大量出产及供应。随着岚山新一轮基础投入的逐步落成,产出将更加巨大。单靠岚山周边及兖州的分舵,恐怕是不成的。
“要不现在就去开发中都、汴梁那些大地方?”
张从正试着提了一下,不等吕祖安和欧阳来嘲笑,自己就挠挠头否决了。
“现在岚山周边的官吏都被咱们喂着,所以看不见。要是明目张胆地出去大鸣大放,那可就再也瞒不住了。以我大金朝廷的尿性,和买都是轻的。”
“别说你大金的尿性,就是南朝的大宋也不会眼看着自己地盘上有这么多好东西而无动于衷。”吕祖安接下话头。“可幸的是,岚山现在不归大宋管,所以大宋那块还尽可卖得。”
三言两语,就定下基本的销售策略了。继续走私南宋好了。他们那么富,市场那么大,岚山这点东西进去,也就撒胡椒面的规模了。即便被他们朝廷察觉,那也鞭长莫及。而兖州那里的商路,还需要继续控制规模。在岚山自有武力能够自保之前,还不能闹出太大动静来。
之所以选择大宋作为主市场,也不光是简单的上面那些因素。南朝客户的配合默契、信用优良也是吕祖安、张从正他们信赖的基础。
南朝客商的陈掌柜之前来过几次岚山,每次都是啧啧称奇,一幅好奇宝宝的乖巧摸样。
至于商业合作上,那是绝对怎么合适怎么来。有求必应,有货必买。至此,双方皆已视对方为己方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并相互纷纷提出各类最惠贸易方案推动实施。
更加引起吕祖安、欧阳、张从正关注的是,北神的南朝客商特别重视岚山的药品开发,基本是有什么就买什么,根本不管有用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