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3/4)
“弓竟有两百余?”李孟羲诧异。
关羽摇头,“虽有弓两百余张,战弓仅有不到五十张,余者皆为猎弓。”
也就是说,除了刘关张各自配的弓,和斥候骑兵们带的弓,近千义军,只能组建三二十人的弓手队。
太寒酸了。
李孟羲不由的咂舌。
一细想,黄巾程远志和邓茂部万余黄巾,也就几百张弓,几百张弩,黄巾更寒酸。
弓弩部队一时半会建不起来,刀枪好造,有铁就能找铁匠打,弓弩的技术含量更高,就算有了匠人,原材料没得找。
“对了,还有,可把会骑术的人,一并找出来。”李孟羲皱眉,“我军缺马,骑士找到之后,单编一营,尽可能不让他们上阵厮杀,以免过早损耗。”
李孟羲这个观点,刘备和关羽不敢苟同。
“这……”刘备欲言又止,“军中士卒,当一视同仁,有人阵前厮杀,有人阵后窝藏,如此岂不军心不一?”
刘备如此说,关羽也拂须称是。
他两人都认为,会骑术的人虽难得,但不该过于优待。
李孟羲不由摇头。
性价比啊,没有马蹬和马鞍,从零培养一个其实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大了。
李孟羲认为,自己就算把马蹬马鞍鼓捣出来,虽然能缩短骑兵成型的时间,但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依然会是巨大的,会骑术的人依然宝贵。
让金贵的骑兵兵源去拿把破刀上一线厮杀,太奢侈。
李孟羲有想建立一支成规模的骑兵的打算,因此不愿让刘备关羽浪费他的预备兵源。
虽然义军是刘关张三人的,李孟羲认为义军也有自己的一份。
他想的是如此理所当然,逻辑融洽。
得说服这俩人,不能让他们把未来的骑兵拿去送了人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