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天下大乱,诸王造反(4/4)
赵喆这道圣旨一颁出去,襄王倒是没表现出什么不满来。
最先表示出不满的,是襄王的邻居、荆楚的鄂王和两江的吴王。
那两位王爷,是什么身份呢?
吴王是老皇帝赵喆最小的亲叔叔,他的王位是赵喆的父亲封的。
如今赵喆这么一更改就藩制度,让襄王去了他苦心经营三十几年的吴郡,
吴郡是鱼米之乡、江南富庶之地。
襄王的领地却是一个不算太富足、经常遭水灾的破地方。
这等于是他千辛万苦地种好了树,结果襄王去白捡便宜、摘果子。
这事儿,换了是谁,都会不满。
吴王这一个不满,当即就揭竿而起,宣布拒受此旨、吴地自立。
吴地自立了,那么另外那个率先表示不满的鄂王呢?
他不敢造反,因为他很穷。
鄂州之地,户不过两万、他的食邑也才九千五百户。
鄂王是梁太祖之弟的十二世孙,按辈分上他是赵喆的侄孙辈。
他是既没有襄王那么强的势力,也没有吴王那样的至亲血缘的背景。
那么鄂王不满,他如何表达呢?
他的表达也很简单、直接。
在吴王举起自立大旗的第二天,鄂王发出了一纸檄文、号召天下诸王共同抵制“藩衙同立”个“异地就藩”。
势强、兵多、钱多的吴王公然造反,算是一个武行反对老皇帝新政的代表。
钱不多、兵不强、人口少的鄂王发檄文,则是用文人特有的方式来反对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