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这算什么事儿(2/4)
最后是凡子女成年者、不可入京试。
这规矩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在告诉天下的读书人:朝廷养仕,但不养无能之仕。
从你考中举人开始,给你五年的时间。
五年时间里,你若能考得上进士,那就有官做。
若是才疏学浅、你考不上进士,那不好意思、别总往京城里来了,您京试的资格被取消了。
同样的道理,岁数太大的读书人,往往已对各种事形成了固定的认知。
那种人一旦进入官场,对于上官而言不好摆弄。
于是乎,在蔡尨辅等人主导之下,便多出了一条:过了四十岁,您老实在家呆着,别来京试这一条。
最后那一条,是在八年前,由定王、襄王、代王等十几位王爷,带头动议、增加出来的。
十几位王爷,为什么要增加那子女成年,不可入京试那一条呢?
原因一些新科进士,朝廷给了官职以后,拖家带口、奔行千里去上任。
家里人口多呀!
一路上的开销巨大自是不用说。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出现过不少新官没到任、老母病死在途中的事儿。
忠义孝悌是国本,当官的父母要是去世了。
那是要给带薪假,让其“丁忧”返乡去守孝三年的。
大梁四面、异族环伺,连年征战、国库没剩多少钱。
王爷当时的想法是:取仕干脆取年富力强的,能为朝廷多干些事儿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