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男儿岂肯忍受屈辱(一)(2/2)
最为可悲的是,他们为了生存下去,有时侯也不得不劫掠过往的客商。
虽然刘济等人只劫财物不伤及人命,但毕竟是断人财路,如伤人父母的性命一样,被汉人商贾恨之入骨。
这些商人向官府花钱疏通后,清风山又遭受到后晋、后汉军队的剿捕,刘济等人成了两头受气的可怜虫。
这种可气又令人尴尬不已的遭遇,一直让刘济等山寨首领们闷闷不乐,时常以酒解愁。
他们既不甘心成为契丹人的走狗,又找不到合适的机遇′洗白’自己的身份,逐渐让清风山上下迷失方向,军心和士气极其低靡不振。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二寨主杨忠身穿一袭儒袍急匆匆走进刘济的房间,他一改平日儒雅文秀之气,脸色通红且喜色盈盈。
杨忠丝毫不顾及礼仪,向刘济大声叫喊着:“兄长大喜啊!我们这下子有出路了,再也不用窝在这个穷山寨做山大王啦。”
刘济放下手中刚斟满酒水的酒杯,蹭地一下站立起来,向神色欣喜的杨忠急迫问道:“二弟找到何种门路?谁又会真心收编吾等?”
杨忠高兴地回答道:“兄长,前些天益霸关被汉军偷袭占据,昨天又有传言汉军都指挥使赵匡胤又夺取益兴关,现在正逐步扫荡两关之间的村寨堡垒。”
“而且我探听清楚了,赵匡胤的手下将领有几位是占山为王的好汉。”
“其中被他极为看重的手下将领张永德,也是和你我一样的山寨首领,都是为人不耻的强盗头子。”
杨忠大喜过望之下,也不再忌讳平时他们最为忌惮的“强盗”二字。
由此可以看出他极为看重赵匡胤,和想去投奔赵匡胤的急迫心理。
他还大声叫嚷着:“兄长,赵匡胤等人正在加固谨守益兴关,提防契丹人进行反扑。”
“他们一定会大缺人手,咱们带兵前去投奔他,赵匡胤一定不会拒之门外,还有可能会重用我们。”
“兄长意下如何?反正这个强盗的名头,我是不想再扛着了,死后都没脸见列祖列宗,更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父母双亲。”
刘济抬头望望平时镇定自若,现在一脸急迫难耐失去主张的杨忠。
他的心中暗自感慨不已:′即使一向足智多谋的二弟,也难免为′洗白’身份,而失去自控能力。’
杨忠原本是个读书人,也会一些粗浅武功,又在后晋朝廷的县衙内做过吏员。
此人对于官面上的迎来送往以及官府事务极为娴熟,对于官府运行规则了若指掌。
只因为契丹人占据县城时杀害了杨忠的家中亲人,他才愿意跟随着刘济在清风山落草,平时主掌打理粮草辎重。
有时也顺便和一些富贵豪绅们做些私下买卖,把脏物迅速变成山寨急需的粮食、衣物、武器等物品。
没有杨忠尽力辅佐刘济,恐怕清风山群盗早已土崩瓦解,早就散伙各奔东西啦!
对于这些钱粮筹划,刘济是一看便脑门子疼得厉害,更别说把它们归置得井井有序,整理的顺畅无比。
此外便是杨忠通晓兵法,为刘济在抗击契丹人及官府剿灭中出了不少的好主意,有时甚至能以少胜多,委实是刘济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