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男儿岂肯忍受屈辱(二)(1/2)
刘济站起身走上前去,把杨忠拉到座位上坐好,才温声说道:“贤弟勿要急燥,你又不是不知道兄长我的心意,早已厌倦了占山为盗的生活。”
“只是我们与赵匡胤等人素不相识,贸然前去相投,恐怕他们不会收留咱们,到时候咱们无处可去,岂不更加糟糕透顶。”
看到杨忠不再那么激动,刘济又接着劝说道:“贤弟也当知我们清风山与益兴关之间隔着益成关这座坚城,哪里能轻易过关与赵将军会面相见。”
“贤弟一向做事平稳妥当,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做出如此犯大忌之事?”
“贤弟且镇静下来,咱们思谋出一条妥善之策,才能对得起一齐共事多年的兄弟们。”
“兄长我在此处郑重向贤弟做出承诺,绝对会去投奔赵将军,脱去这张强盗头子的外衣,重新成为汉军的军官。”
杨忠也感到自己做得太过份,便开口向刘济道歉:“请兄长原谅忠的鲁莽,非是忠太过于急燥,做出如此有失礼仪之事!”
“只是你我兄弟都是良家子弟,因为不愿意臣服于契丹人的淫威之下,才被迫做了山贼强盗。”
“虽然我们没有妄杀过汉人客商,但无论是契丹军队还是汉人军队,都以盗贼对待我们。”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不嫌弃我们的将军收留我等,这等难得的机会,如何能够轻易放弃?”
刘济看到杨忠说着说着又激动起来,略带好笑的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贤弟勿急,咱们好好商议一下可好,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杨忠仍然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样,快言快语的回应道:“兄长,你可要考虑清楚,过了这个村,便没有这个店啦,机会难得稍纵即逝,又叫忠怎能不心急如焚啊?”
刘济看到实在劝止不住杨忠,知道今天不做出实际行动,別想让一向足智多谋的杨忠恢复正常。
有时候,有才能之人钻了牛角尖,别人更加难以劝说他们,现在的杨忠也正是如此。
他皱眉思忖一阵后,立刻做出决断:“贤弟,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带几十个人手下山,前去益兴关瞧一瞧。”
“若是赵将军肯收留我们,我们再共同下山投奔他。贤弟这些时日把山寨的财物打点一下,都带去益兴关。”
“据你所说赵将军刚刚成军不久,想必辎重物资不太多,咱们带着人手和辎重财物前去投奔他,也能在军中早点站住脚跟呀!贤弟意下如何?”
听到刘济做出决断,且很快要付诸于行动,杨忠才从狂热情绪中慢慢苏醒过来,脸色逐渐变得羞愧不已。
他此时已经完全镇定下来,心中不由得暗自叫声“惭愧”。
这些年在无数次睡梦中,杨忠都会梦到自己的父母双亲在责骂,怪他丢失祖宗脸面,做了山匪强盗。
想当初自己本是官府小吏,父母双亲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做官员牧守一方,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这种梦境一样折磨着杨忠,让他日夜寝食难安,但苦于现状一直蛰伏在清风山寨。
听到赵匡胤愿意收揽山贼从军的消息,登时让他如中魔魇,一反常态不能自抑。
杨忠根本控制不住自己重做汉国官吏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能让父母双在九泉之下安然瞑目。
他稍做思考之后,便同意了刘济提出的建议,刘济看到杨忠终于不再钻牛角尖,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时近初冬时分,北风呼啸而至,树上的黄色干枯树叶,也只剩下风干的叶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