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替民请命的袁先生(2/4)
袁礼卿道:“老夫致仕后便闭门著书,没想到还有人能记得老夫。陆少兄因何获罪?要去哪里?日后怎么联系?”
陆挽道:“获罪之事说来话长,晚辈要被流放去陕西充军。流放之人,以后可能很难再联系上先生。黄河汛情紧急,先生当速速赶往归德府。”
袁礼卿纵然有不舍之意,奈何黄河汛情紧急,两人一向开封,一向归德,当下只能分手。从此山高水长,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见。
过了睢州,途经杞县、陈留县,就到了开封府。
开封城,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皆定都与此。后周柴世宗筑城周长四十八里,奠定了北宋都城的基础。再后来,历经修筑,至宋朝元丰元年,开封城外城周长五十里另六十五步,水陆城门共十六座。
北宋时的开封曰汴梁曰东京,城内人口过百万,堪称宇内第一大城。这里来过一条棍棒打下四百军州的宋太祖,来过垂泪对宫娥的唐后主,来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来过晓风残月白衣卿相的柳永,来过变法熙宁的王安石,来过元祐更化的司马光,来过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来过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的李清照。
直到靖康元年,金国掳去徽钦二帝,北宋南迁,怒发冲冠的岳飞没有完成直捣黄龙还复故都的心愿。历经宋金之争、金蒙之争、蒙元与红巾军之争、明朝北伐,开封城的外城已经只剩下了一条土堤。这条土堤尚且为城中百姓挡住了连年不断的黄河水患。
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洪武年间重新修建的,周长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外用青砖包砌,内以夯土为心。
明朝以来,因为开封是八省通衢,朝廷也曾多次修葺,如永乐十二年曾重修开封府城,嘉靖四年重修五门城楼,承庆二十八年于城墙增建敌楼。
陆挽牵着无咎和无忧两个孩子,一边走一边给孩子们讲开封城的历史和典故。他们从东边的宋门进了城。当初日夜不禁的东京,现在就算天没黑,进城也需要经过官吏兵丁的盘查。
虽然常听说开封城势若两京,为河南八郡之最,但进城后发现论繁华远不及南京,论生机更不及苏杭。只是门楼瓦当随处可见的龙纹凤章,代表着城内遍布着龙子凤孙的府第。
最开始太祖分封第五子朱橚于开封为周王。周王朱橚能词赋,善医学,组织编著了《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著作。或许因为懂医术的原因,这位的亲王身体特好,总共生了十五个儿子和十二个女儿。
周王不但自己身体好,还把身体好的基因遗传给了后代。周王府传至今天已经传了十二代,这支宗亲的郡王有七十位,将军一千多位,玉牒在册的有四千多人,是人口最繁盛的宗室。
开封城就那么大,能建府的地方就那么多。到了后来,开封城也装不下这么多的王子王孙了。
历代周亲王为了儿子们打算,会为其心爱的孩子请封别城。永城郡王就是周惠王的后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